柯文哲保釋次日首出庭 北檢四理由提抗告
【明報專訊】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前天保釋後離開看守所,台北地檢署昨傍晚再次對保釋裁決提出抗告,直指仍有重要證人尚未調查完畢,且柯文哲昨與「偵查起訴書中證據清單證人」有所接觸。
柯文哲以7000萬元新台幣(近1800萬港元)保釋後,昨日上午首次出庭應訊京華城案,一早法院周圍就聚集了許多支持者高喊「阿北加油」,他快步走上樓報到。台北地方法院當天傳喚前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徐國城作證,柯文哲在廳上專心抄筆記,最後陳述時,還對徐國城表示「辛苦了」。中午12時多,柯文哲步出法庭時與支持者「小草」擊掌、握手。
被發現與檢方證人同車
北檢昨傍晚對柯文哲交保提出抗告,四大理由包含,柯文哲涉犯公益侵佔罪仍有重要證人尚未調查完畢,柯文哲具保後即和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台北市議員陳宥丞有所接觸,且對柯辦前主任李文宗喊話,羈押禁見中持續授權特定人士使用其「本人名義」在社群帳號片面解讀法庭活動等。
陳智菡曾任柯文哲辦公室發言人,她昨還與柯文哲同車離開法庭。陳智菡與陳宥丞被檢方列入證據清單中證人,但並非法院審理中要傳喚的證人,柯文哲是否違反規定須法院認定。
對於柯文哲獲保釋後開腔質疑賴清德讓台灣四分五裂,台北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回應稱,用攻擊、污衊的方法,無助於釐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