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8月新增貸款5891億 遜預期
官媒解畫:今年已發1.9萬億專項債 減信貸增長
人民銀行公布,今年首8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13.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人行數據計算單計8月新增5891億元,雖然扭轉7月貸款萎縮,不過增幅低於市場預期的700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4.76%,來自家庭和企業的新增貸款均較去年同期為低。官媒《證券時報》指出,今年首8個月內地發行約1.9萬億元專項債券,為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提供資金,短期內一定程度減慢信貸增長;又指8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按年增長6.8%,若撇除專項債置換因素,貸款增長則約有7.8%,認為仍是一個不低的水平。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當中,來自住戶的貸款有303億元,當中受消費影響的短期貸款為105億元,反映按揭的中長期貸款為200億元,均低於去年同期716億元和1200億元。企事業貸款則為5900億元,少於去年的8400億元,中長期貸款為4700億元,與去年相若,不過票據融資則為531億元,遠少於去年的5451億元。高盛指出,貸款結構顯示,企業和家庭需求均保持疲弱。
M2增8.8% 官媒:對經濟支持大
截至8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按年增長8.8%,高於市場預期的8.6%,M1貨幣餘額按年增6%,符合市場預期。《證券時報》文章認為,M2保持高增長,反映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很大;近年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多樣化,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等直接融資佔比穩步提升,認為社融規模、M2增速較新增貸款,更能全面反映金融總量。
社融增量2.57萬億 高預期
文章亦引述專家指出,內地金融總量已經相當大,在保持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更需要優化結構,結構性貨幣工具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勵引導,增強金融機構支持重點領域意願。
社融方面,人行公布首8個月社融增量26.56萬億元,據此計算單計8月增量為2.57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5萬億元,不過較去年同期的3.03萬億元少約15%。延續第二季以來趨勢,社融增量依然主要來自政府債券淨融資,8月達1.37萬億元,來自實體經濟人民幣貸款則為6200億元。
8月底社融存量按年增速較7月底降0.2個百分點至8.8%,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下降,彭博經濟研究指出,主要來自政府債券餘額增長自高位放緩,因為今年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在年初發行較快,惟目前已接近全年限額。從信貸數據反映,居民和企業缺乏借貸意願的形勢並未改變,不過相對貨幣政策放鬆,直接財政支持更有效促進需求有提振信心,對於帶動經濟增長,關鍵是資金在年內能否快速投入使用和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