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之身體:便便排不出

[2025.09.25] 發表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你曾否懷疑自己有便秘問題?原來大便次數、是硬是軟、排便過程都有關係。

仁安醫院兒科部門副主管、兒科顧問醫生馮卓文說,大便一星期少於兩次屬便秘,不過排便次數不是唯一標準,亦要視乎大便是否粗硬及排便會否感到痛楚,「日日有便便,但次次都很硬、一粒粒,去得很辛苦,甚至有點肛裂、出血,這也是便秘」。他表示,學業壓力、常吃加工食品、少喝水、少吃蔬果等高纖食物、喝過多牛奶,令腸道蠕動變慢,也會引致便秘。若孩子上小學後因環境轉變不願在學校排便,或因肛門痛而忍便,使大便長時間停留在腸內,腸道會吸收大便的水分,令大便變硬,最終引發便秘。

長期便秘或需洗腸

孩子如便秘,最常見會出現肚痛,長期便秘會令腸道無力將大便排出,使肛門受損,引致痔瘡、肛裂,嚴重或需洗腸灌腸。由於尿道與直腸相鄰,便秘也會導致尿頻、經常尿急。

◆便秘的定義常參考羅馬準則第四版「Rome IV」,包括:

1. 排便不順暢

2. 大便粗硬

3. 有忍便行為

4. 大便失禁

◆改善便秘小貼士:

?培養定時定候排便好習慣,有便意立即大便

?多喝水,例如20公斤的兒童最好一天攝取1500毫升水分,即約6杯水

?多吃高纖食物例如蔬菜和燕麥,兒童每天所需的膳食纖維量是年齡加5至10克,一條中等大小的香蕉約3克纖維

?香蕉愈熟愈有助排便

?減少攝取牛奶,每天不多於480毫升,以免牛奶蛋白和脂肪減慢腸道蠕動

?排便時在腳下放一張小椅子,放鬆盆骨肌肉,方便用力

?多做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

?如以上方法均未能改善便秘,便需諮詢醫生意見

文:方綺婷

(生命與環境)

(本網圖文均有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載互聯網。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科學小學堂 第003期]

更多教育
醫療技術:護目鏡緩眼壓
【明報專訊】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通常源於眼內壓過高。科大研究人員設計及研發護目鏡Goggle Pro,協助用家紓解眼壓,減低罹患青... 詳情
動動手細細看:尋花看雌雄蕊
【明報專訊】我們在課本上學過花的結構,真實的雌蕊與雄蕊又是怎樣的? 雌蕊比雄蕊高 雌蕊與雄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生產花粉,雌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