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蝸.心
【明報專訊】她,獨力照顧3名子女,閒時口中念念有詞,添香拜觀音向神明祈許。她,認真工作無暇自顧,多年夢想是擁有一部洗衣機。他,閱報無數,休假時流連快餐店消磨時間,用力撫慰思親之情。本圖輯連月數度採訪3名葵涌茤迮顜{會成員,邀請大家一起想像茤苳嶊漸肮﹛C
文、圖 廖凱霖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每天送子女上學後的阿麗會在家中誦讀經文,因為念經令她心情平和,不再苦苦想像自己住在更大的屋、或是成功上公屋。踏進阿麗的家,不難發現她是個虔誠的信徒,約110方呎、擠了4人的茤苤A仍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神^,擺放觀音像、新鮮水果和盛開的百合花。
阿麗原住在山上的寮屋茤苤A去年因腳傷不便走山路,所以在市區以月租6800元租住百呎茤苤A與3個子女同住。市區茤觓痕髐鬄d屋茤迠Q兩成半,位置雖然方便,但空間變得狹窄,家堨u能放一張碌架H,亦令正值青春期的子女發生更多爭執,因此她一直在物色更好、更大的單位。
生活不如意時有人會寄託神明,亦有人不知如何抒發,久久屈藏於心,結成病。今年50歲的阿美原本與二哥二嫂合租村屋,哥嫂成功上公屋後,她獨自租住茤苤A至今長達19年。逐漸地,她失去生活的動力,只管把精神投放工作以維持生計,長期忽視自己的家居環境,出現囤積問題,「出出入入都有困難……有時要爬出去」。擠迫的茤苭O她發現,洗衣服竟是一種奢侈。現在,她每星期到社區中心用公用的洗衣機和乾衣機,坐在「大眼雞」前的她,不厭其煩地看它左轉右轉,心塈き瑼漪O家堹鄏酗@部洗衣機。
街坊會的成員以婦女居多,亦有少數獨身男性。今年68歲的阿榮數年前出現家庭問題,變賣居屋後獨自住在約70呎的茤苤A現時依賴兼職保安員的工作供養兩名女兒。生活發生變化後,阿榮長期心情低落及失眠,患上輕微抑鬱症,需服藥控制病情。為免自己在狹窄的家堶J思亂想,休假時他會流連快餐店、公園及康復中心等地,看報紙、聽電台,一直至深夜才回家。
立法會昨日通過規管茤衩堿[的法例後,合標準單位將命名為「簡樸房」,準則包括面積至少86平方呎、必須有窗及獨立廁所等,並設1年登記期及3年寬限期。阿榮自知單位面積不符簡樸房標準,擔心業主收回單位,他便流離失所。他認為簡樸房只是「改過個名」,無法改變茤苳嵽肮■霂嚏A建議政府加建公屋和過渡房屋,加快上樓。阿美則擔心房租會因而上升,搬家也要重新適應環境和鄰居,尤其她對聲音十分敏感,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單位。阿麗希望政府能為在過渡期找不到居所的人提供臨時安置方案,以免影響子女學習。
風水玄學認為改個好名就能帶來好運,若說茤虷b人的心上苭X裂痕,簡樸房又能否令人心歸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