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素養:國際事實查核聯盟
【明報專訊】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簡稱IFCN)的興起,源自全球對錯誤資訊問題的關切。過去,各國事實查核組織分散且缺乏協調,難以對抗跨國錯誤信息。為此,美國波因特新聞學院於2015發起成立IFCN,推動全球事實查核機構合作及標準,協助打擊錯誤資訊。
文:曾姿穎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副教授、浸大事實查核主任)
IFCN為確保事實查核的專業性,制定一套原則,包括非黨派性、公開資訊來源、提高透明度、制定更正政策等,作為全球查核機構的行為準則。申請加入IFCN的組織必須經過嚴格審查,通過後還要每年接受第三方審查,以維持其資格。
IFCN原則包含5項核心要求:
1. 查核機構須保持中立和公正,不為任何政黨或利益團體服務;
2. 承諾公開資訊來源;清楚披露所引用的所有資料來源,方便讀者查證;
3. 公開資金來源和組織架構,避免利益衝突;
4. 確保查核方法和標準透明,公開查核流程和判斷標準;
5. 遵循誠實的更正政策,若有錯誤須主動公開修正。
以上原則旨在確保查核團隊在選題、流程及查核方法上保持獨立與透明。例如,查核機構發布報告時,若引用官方統計、學術研究、專家訪談或新聞報道,須附上原始連結或文件,並避免使用匿名或無法驗證的來源,以提升透明度。這些做法都是希望讀者能根據報告,自行判斷資訊真偽。
總而言之, IFCN為全球的事實查核機構建立一套共同標準,提高查核工作的專業性及一致性。這不僅增強查核結果的公信力,也有助媒體與公眾檢視並評估查核結論的可靠性,同時也有助促進查核社群之間的經驗交流與標準一致,推動全球事實查核產業的專業發展。
圖:網上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人文小學堂 第0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