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放縱任食有損健康,個人改變平日的飲食習慣,遵守「高纖、低油、低鹽、低糖」原則,可擁有更健康的身體。政府、民間機構和學校有何方法促進市民實行健康生活?
■政府
設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食物安全中心在2015年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國際諮詢委員會」,主要工作為推廣低鹽低糖的健康飲食、評估香港食物情G、制訂減鹽減糖的相關措施和水平、推廣教育、參考外國成功例子等。
委員會指市面上部分食物聲稱低脂或高纖,實際上可能高鈉或高糖,2016年1月建議於預先包裝產品推行自願標籤制度,如參考英國營養標籤「交通燈」計劃,食物製造商須在包裝正面以「紅、黃、綠」標誌標示食品特定營養素含量的高、中、低。
鼓勵食肆減鹽糖油
食物安全中心2015年推出「減鹽、糖、油,我做!」計劃,幫助市民外出用膳時減少攝入鹽糖油,參加食肆在烹調時須參考相關指引。
有「營」食肆
2008年衛生署推出「有『營』食肆」運動,食店通過審核,確保恆常供應「多蔬果」、「少油、少鹽和少糖」(三少)菜式,可在櫥窗張貼「有『營』食肆」、「蔬果之選」及「三少之選」標誌,市民可自由選擇。至2015年中約有679間食肆參與計劃。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衛生署、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及小學校長會等在2006年展開運動,通過改善學童的飲食習慣,解決肥胖問題和減低患各種與飲食習慣相關疾病的危機。其中「開心『果』月活動」通過不同活動和遊戲,培養學生每天吃水果的習慣。「至『營』學校認證計劃」由2009年至2016年1月已有90間小學獲「至營學校」嘉許。
衛生署 「321至營飯盒」
衛生署建議學校提供的飯盒需符合「321」比例,即3份五穀類、2份蔬菜和1份肉類。(圖C)
設營養資料標籤制度
2010年7月起,大部分在港出售的預先包裝食物須附有營養標籤,列出產品的能量和7種營養素,包括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鈉和糖的含量,讓消費者選擇較健康的食物。
教育局:列學習範圍
教育局提倡《健康校園政策》,校方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融入中小學課程的7個學習宗旨,例如將「健康飲食」列入小學常識科的學習範圍內。
■民間組織
Green Monday
逢周一吃素
環保組織Green Monday鼓勵市民每逢周一吃素,藉此推動多吃蔬果的健康飲食生活。2012年組織在校園推動「無綠不歡星期一」素食午餐計劃,至2013年已有逾500所中小學參與。2013年推展至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外國例子
◆徵收稅項
匈牙利﹕鹽糖徵稅
2011年起,匈牙利政府分別向鹽、糖及高碳水化合物或咖啡因飲品堛熔K加成分徵稅,部分鹽糖含量較高的食品如薯片、芝士的價格因而提高,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欲。
墨西哥:汽水稅
2014年1月起,墨西哥政府對汽水徵收每公升一比索的「汽水稅」,亦對學校內高熱量食品的出售設限。《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2014年12月墨西哥含糖飲料銷量較2012年同月平均值減少了12%,而2014年則較2012年平均值下跌了6%。美國加州伯克利市在2014年11月起亦跟隨墨國開徵「汽水稅」。
法國:含糖汽水徵稅
2011年,法國規定學校飯堂每周只能提供薯條、蛋黃醬和番茄醬一次。2012年1月起,法國向含糖汽水徵收每罐1歐仙稅項。
丹麥:肥胖稅
2011年,丹麥政府徵收「肥胖稅」,飽和脂肪含量超過2.3%的食品,每公斤飽和脂肪徵收16丹麥克朗,但當地在2012年撤銷該稅項,原因是貨品價格提升,國民的飲食習慣卻未見改善。
◆對鹽糖設限
泰國:減糖包分量
當地衛生部在2015年要求糖包製造商把原本每包6克的包裝標準降至4克,並要求餐廳提供較少分量的糖包給客人使用。
芬蘭:高鹽食物警告
1979年起,芬蘭立法強制推行高鹽食物警告,並制定個別食品的鹽含量上限,聯合國研究文摘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指出,1979年至2002年間,芬蘭國民的每日鹽分攝取量由12克下跌至9克。
◆改善飲食指南
美國:提添加糖攝取量限制
美國農業部(USDA)與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在2016年1月公布最新飲食指南,首次對添加糖攝取量提出明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