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京中關村組裝iPhonee騙到蘋果官網
遏電訊犯罪 每人每行限4張卡
深圳擬建全球最大垃圾發電廠
港勢受影響 污染物秋冬吹至
溫州工廠非法排污 河水驚變奶綠色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兩會報道的手機時代

往年採訪兩會,偶然會發生香港記者的電腦被有關部門打開檢查的事件,或是電郵被黑客攻入,不過這些事情現在已經可以避免,因為記者寫稿已很少再用電腦,發稿也不用郵箱。

少用電腦發稿 避檢查免遇黑客

兩會新聞中心「梅地亞中心」一如往年為大會記者提供桌面電腦,不過通常很少人使用,即使是在發稿高峰期,記者也從未見電腦區有坐滿過。雖然仍有不少記者帶手提電腦打稿,但自幾年前開始,已經陸續轉用平板電腦或是手機。

聯絡方式 境外記者得而無用

電視台記者可能需要更多裝備,但對報紙記者而言,智能手機已經足夠完成對文字稿件和相片的處理,而即時通訊程式也取代電子郵件,成為發稿的主要渠道。

平時已經用慣手機打字的記者,用兩隻拇指打字也不會比十隻手指慢很多,關鍵是手機體積輕巧,操作簡便,速度比「老牛」手提電腦快得多,在講求效率的兩會新聞戰場自然更加得力。

講到即時通信程式,近年來不少記者在微信(Wechat)上建立群組,每組都有幾百人,分門別類溝通兩會相關信息,例如一個群是「時政類」,另一群是「財經類」,還有一群專注「廣東團」等等,行家在群中互相「關照」,有通知則互相轉發,甚至將通訊錄、圖片等關鍵信息也放在群組共享。不過,有些信息只對內地傳媒有用,對於境外記者來說,即使拿到代表委員的電話,對方一句「不接受境外媒體訪問」就無計可施。

(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交通部長:中央領導也用過網絡召車
黃方毅:用國有資產彌補養老金缺口
兩會釋出用人訊號 三類官員仕途閃亮
兩會報道的手機時代
「霍建華」短訊索錢 網民嘲故事差
兩會後的猜想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