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加國四成90後與父母同住
加國業主多無水險保障
加美互通旅客信息立法 騙福利恐嫌逾期居留難逃
市民盼出入境紀錄可網上下載
關員可蒐集 離境旅客個人資料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專家籲降溫政策瞄準海外炒家

有經濟師認為政府任何旨在樓市降溫的新政策,方向應朝控制海外投資、投機和土地限制,而焦點應瞄準利用地產為避資的海外買家,而非富有的移民。

據滿可地銀行(BMO)昨日公布的分析,雖指對溫哥華和多倫多樓市過熱的危險警號正出現,但這兩個城市的樓價將不可能自我減速。滿銀兩名經濟師波特(Doug Porter)和卡維克(Robert Kavcic)列出樓價急升為何集中在這兩個城市的數個原因,其中包括年輕一族25至40歲有不少增長,這年紀被視為買樓黃金年歲,再結合戰後出生一代不願縮減其房屋,這些情況給獨立屋市場承受不少壓力。

經濟師亦指出在過去一年加拿大所有工作淨增長都發生在溫哥華和多倫多,這造成「都市化」趨勢,即都市服務類的工作會增加,但資源類和製造類別的工作卻減少,趨勢會繼續吸引工人走向城市。

分析又指海外買家在兩城市樓市的需求上佔一重要角色,而他們亦開始在滿地可的市場佔一席位。兩經濟師提及,雖然有不少人淡化這因素,但憑經濟學最基本知識都可知,若果對已很緊張的市場再注入一批新買家,需求會增加,價格也很快會大升。

他們指全球過量儲備推動不少資產的價格在近年上揚,包括債券、商業地產、基建和私募股權,以及美國曼哈頓和英國倫敦的住宅地產,「而現在這浪潮亦湧到加拿大最大的城市。」

投機成為其中因素在兩市現有跡可尋,經濟師發現有炒賣房屋的證據,這包括在12個月買入賣出的溫市物業數量增加和溫市柏文價格近期快速上升。

波特和卡維克認為,決策者應該將焦點放在利用地產作為安全資金避風港的海外買家,而非富有的移民。最近出台的政策調高買家的首期,它的焦點在於本地買家,但這些措施只會迫走本地買家,將海外資金流入戰場的缺口擴大。

另外加拿大央行的報告計算,若樓價下跌15%,1/8正負擔房屋按揭的業主會變成負資產,即他們物業的價值低於其負債。若果樓價大跌25%,負資產的按揭業主比率會高達1/4。

報告並特別提醒按揭負擔大於年收入450%的家庭,舉例一對夫婦年收入總額只有10萬元,但房貸達45萬元。負擔這程度按揭的家庭最不能承受突如其來,如利率上調的情況,但卑詩出現這類按揭的數目正在增加。

報告指自去年在溫哥華上車的按揭業主,有三分一屬重負債一類,由於這些屬新做按揭,這意味願冒風險者有可能包括不少首次置業人士和搬大屋的家庭。

 
 
今日相關新聞
專家籲降溫政策瞄準海外炒家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