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當魔術遇上科學
STEM X 行業:逐步教授施「魔法」
新聞追蹤:打孖用暈浪貼現幻覺
答案
科學魔法王:打破引力 水柱識轉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通識手記:「特朗普式」理性

【明報專訊】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數月已滿城風雨,重磅一擊為發出禁止7個中東和非洲伊斯蘭國家公民入境的禁令,不止將大部分難民拒於門外,還牽連不少已通過審查的人。這道禁令很快激起千層浪,最後還被告上法庭,終在聯邦法院的裁判下暫緩。筆者瀏覽相關新聞時,發現不少留言支持特朗普,指其所為是守護美國本土利益,反對的人根本是「左膠」,不少責難難民的留言更獲逾千讚好。

稱為守護本土利益排外

眼見特朗普本人尚且要辯稱政策不是歧視,其支持者卻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排外心態,筆者不禁想,如說特朗普瘋,那為他吶喊的人豈不是更瘋?但再看下去,發現當中有些人似乎又頗理性,頭頭是道地分析趕走外來移民難民可為本國人製造工作機會、減少資源瓜分,而且稱這些外人不少是犯罪分子,左派緊抱平等博愛之類的普世價值的根本是陷美國於險境。

希特勒驅逐猶太人變大屠殺

歷史上為維護本土而排外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極端的有納粹德軍為建立「乾淨」的德國,發動消滅「醜惡」猶太人的大屠殺。同學可能會覺得以此為喻太誇,一個入境禁令怎可與大屠殺相提並論?但其實希特勒最初也沒下殺手,只想把他視為罪惡根源的猶太人逐出德國,但他理想世界的版圖愈大,容不下猶太人的地方就愈多,最終下令徹底消滅猶太人。

同學又或許會想,談大屠殺也無謂,文明走到今日怎可能再發生這種事?但事實是當時的德國不乏知識分子,但千千萬萬的文明公眾卻是冷眼旁觀為多。波蘭猶太學者鮑曼(Zygmunt Bauman)曾分析,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恨猶太人入骨,更多人是根本不關心他們。納粹分子早透過公開標籤和歧視令德國人對猶太人產生些許排拒,再以驅逐隔離令猶太人徹底脫離公眾視野,成為遠方一群不重要的人,德國人不需關注他們的苦難,只知道其死活對自己而言是無關痛癢的。

筆者認為,人心會生出這樣的冷漠,或者正因為文明建設了講求理性、客觀的社會,令道德不再扎根人性和良知,而是依賴社會規範,於是當鼓吹排外、歧視被說成一種合理的趨勢或秩序時,人們未必需要很痛恨這些「外人」,只要知道排斥他們是對自己無害甚至有益的,就可以把此看成是道德的,或許起碼是道德中立的。結果那場迫害中,不止希特勒犯下大罪,所有沉默的人也難辭其咎。

當然,筆者不是要極端地把特朗普支持者說成納粹分子,只想借此說說這種貌似理性的排外可以有多恐怖,也讓大家思考維護本土利益是否只有排外這條路?

文:Hazel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手記:「特朗普式」理性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