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古今破謬:廢寢忘食=好學?
答案
(P2)Spotlight﹕Fight plastic pollution
Spotlight﹕Fight plastic pollution
Answers, Spotlight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作家劇場:罵人十招 公諸同好

【明報專訊】罵人者眾,但很少人會研究斥罵之道,梁實秋(1903-1987)算是其一。提起梁實秋,大家都會想起他擅寫散文,行文幽默,以《雅舍小品》聞名;學貫中西,花38年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徐志摩、聞一多等亦曾參與。這樣的儒雅書生為什麼有資格教大家罵人呢?因為他將生平兩大喜好結合起來─讀書與議論,更曾與魯迅展開8年論戰,可見其擅長思辨。

梁實秋讀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時「百足多爪」,如組織「戲墨社」練習書法;參加「清華文學社」,邀請當時已是超級名人的徐志摩、周作人等演講;與聞一多成為好友,出版新詩評論結集《冬夜草兒評論》。五四運動期間,他與很多同學一樣,不滿北洋政府外交失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爭不回戰敗國德國擁有的山東權益,任由它轉讓給日本,因此他與同學一起上街示威、演講。梁實秋雖然認同五四運動喚醒很多學生,但也看到群眾運動的可怕,例如他的宿舍室友是當時被視為「賣國賊」的章宗祥之子,憤怒的學生衝上其宿舍房間,疰a對方的H鋪衣櫃。梁實秋對此很反感,重新思考群眾運動的意義。

梁實秋與魯迅展開紙上罵戰時,梁24歲,是學生;魯迅比他大20年,是當時文壇領袖。他們爭論翻譯手法,魯迅主張直譯,雖然兩國語言存在文化差異,但堅持一字譯一字,好處是準確,壞處是難明,梁批評對方是硬譯、死譯,魯迅不滿反擊;另外他們也爭論法國哲學家盧梭的主張、文學應否分階級等。兩人文字論戰長達8年,大體而言都是君子之爭,梁「對事不對人」,雖不服魯迅的翻譯與文學主張,但亦讚賞對方的雜文。梁創作的〈罵人的藝術〉,分享10招展示功架。

■招數預賞

知己知彼

罵人是和動手打架一樣的,你如其敢打人一拳,你先要自己忖度一下,你吃得起別人的一拳否。這叫做知己知彼。罵人也是一樣。譬如你罵他是「屈死」,你先要反省,自己和「屈死」有無分別。你罵別人荒唐,你自己想想曾否吃喝嫖賭。否則別人回敬你一二句,你就受不了。所以別人若有某種短處,而足下也正有同病,那麼你在罵他的時候,只得割愛。

適可而止

罵大人物罵到他回罵的時候,便不可再罵,再罵則一般人對你必無同情,以為你是無理取鬧。罵小人物罵到他不能回罵的時候,便不可再罵;再罵下去一般人對你也必無同情,以為你是欺負弱者。

■做一做

1. 誰曾代表中國承認日本在山東的權益,導致中國在「巴黎和會」處於劣勢,而在五四運動中被民眾痛斥「賣國賊」並打傷?

A. 魯迅

B. 徐志摩

C. 周作人

D.章宗祥

2. 以下哪項是梁實秋花了38年才完成的譯作?

A. 《死水》

B. 《雅舍小品》

C. 《莎士比亞全集》

D. 〈罵人的藝術〉

(答案見另文)

■預告

才子故事不嫌多,「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在10月11日的「圍城」劇場迎接硬闖而來的觀眾。

文:蔡康琪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265期]

 
 
今日相關新聞
作家劇場:罵人十招 公諸同好
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