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網民找出郭美美整容前(左)和整容後(右)的照片。
放大
 
這張於2011年上載互聯網的照片,郭美美與她的瑪莎拉蒂名車合攝。
放大
 
郭美美經常穿著性感服裝出席公開場合。
放大
 

其他新聞
陳菊危機當前 獲傳媒厚愛
蔡英文氣吞山河 還是夜郎自大?
昆山大爆炸 網民斥官官相護
浙破販瀕危動物案 拘38人
河南陝西旱情加劇 人畜用水告急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郭美美栽了 公權力莫再栽
案件引外媒關注

炫富女郭美美賣淫、賭博、被包養等細節被中國媒體曝光後,引起外界廣泛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4日報道了中國主流媒體大爆郭美美涉嫌賭博被刑拘內幕,稱郭美美成為繼周永康之後,一周之內中國又一熱門新聞人物。BBC稱,新華社報道證實了網民長時間以來對郭美美和王軍關係的揣測,「北京警方聯手廣東、湖南等地公安機關成立項目組」,顯示有關當局對郭美美案的重視。而有關郭美美的消息「都疑似有幕後推手進行網絡炒作,警方正在深入調查中」,BBC由此推測,郭美美案應還有更多人和內幕將被曝光。

香港《蘋果日報》、《南華早報》,台灣今日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多家媒體4日均報道了郭美美案件。台灣東森新聞網發表題為《郭美美栽了,公權力莫再栽了》的署名評論稱,郭美美「早就該栽」,「到今天才栽是被過度縱容的結果」,文章稱,郭美美拖累紅會信譽盡失之後,並未低調做人,反而再三地挑戰公眾眼球,膽子越來越大,「與其說是郭美美栽了,還不如說公權力栽了」。

上海春秋研究院研究員寒竹4日對《環球時報》說,郭美美案件的公佈說明中國社會正在走向常態、回歸平和。郭美美事件本來是比較簡單的違法事件,案情並不複雜,卻一直被媒體炒作,添加了許多想像、猜測,甚至是政治化解讀。這表明中國互聯網的不成熟以及媒體不負責任的態度。

香港《南華早報》4日引用網民的評論稱,即便郭美美和紅會都各自努力撇清關係,但要挽回民眾的信任似乎並非三言兩語可以做到。

中國紅十字會4日在微博上寫道:「這個深夜,有的同事在打包行李即將奔赴昭通地震災區……有這麼多更需要我們關注和投入的地方和人群,在為真相到來而長出一口氣之後,請忘記她,我們還要出發。」對此,《華爾街日報》網站4日發表博客文章,題目是《忘了她:中國紅十字會呼籲民眾關注災難,忘記醜聞》。文章稱中國紅會已經做了許多嘗試來擺脫謠言,郭美美事件損害了中國紅會的聲譽,加大了它集資的難度。

郭美美最終澄清與紅會無關。寒竹說,中國社會在這次事件中得到的最大教訓應是,不管是什麼事件,原則是就事論事。媒體應該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不要助長社會的不良心態。

 
 
今日相關新聞
郭美美道歉 無助紅會翻身
郭美美栽了 公權力莫再栽
網傳疑似郭與官二代淫片
紅會籲「請忘記她」
帳目欠透明 境外捐款年年減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