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府正就設立標準工時的問題諮詢公眾,來港出席標準工時研討會的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工時研究員Jon Messenger接受訪問指出,各地社會就引入標準工時達成共識是「艱難」,政府應擔當帶頭角色,考慮如何平衡各團體利益,考慮引入彈性安排,如工時有季節性波幅的行業,可以「季度」或「星期」計算平均工時計算,或引入對小型企業的豁免等。該專家今早將與本港勞工處代表會面。 中期增員工生產力 Jon來港出席昨日由職工盟與城大應用社會科學合辦的「標準工時國際經驗研討會」。他指出,標準工時非等於「最高工時」,僱員工時超出標準工時,可獲額外薪酬補償。 對於商界指引入標準工時影響競爭力,Jon表示,工時長不等於高生產力。他稱實施標準工後,短期而言,公司有可能因增聘人手等因素,導致成本上升,但中期而言,員工生產力可提升。 可吸引女性重投工作 本港飲食業人手不足,有商界擔心標準工時會加劇人手短缺問題。Jon表示,不少女性為照顧家庭難兼顧工作,若實施標準工時後工時減少,如能提供在職培訓,或可吸引更多女性重投勞動市場。至於是否需要輸入外勞,他稱要視乎個別地區的人手。 韓經驗:難管假日超時 另一講者韓國職工會聯盟研究部總監Kim Tae-hyun表示,韓國50年代引入標準工時,每周工時2004年由每周44小時減至40小時,超時補水為正常工資的1.5倍,最周多可額外工作12小時。他指出,當地政府對規管僱員假日超時工作遇困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