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嘩!黐線謏A?」當我洋洋得意概述《明報》新設計概念時,這是C同事劈頭而來的反應,一如她的一貫直率風格。「你知唔知《明報》頭版值幾錢呀?想死呀你,知唔知報頭(頭版的「明報」標誌)係唔郁得謘H」C同事三句說話,便總結了8月、9月《明報》新設計我將要面對的挑戰!「《明報》頭版值幾錢?」換句話說,即是頭版要怎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回報。擺放最多的資訊?最多的文字?來到資訊爆炸、智能手機風行的年代,報紙要生存,在設計上重新反思最多人留意的頭版,似乎無可避免。明報美術組 王丙言
報紙除了靠長期讀者,頭版頭條也是影響當日銷量的關鍵,頭版頭條不吸引,便不可能得到非長期讀者的垂青。現今報紙只押注在頭版頭條,是孤注一擲、風險極高的做法。為什麼從沒有人質疑過這不妥當的安排?這是第一個問號。行內有句話叫「五步十秒」,意思是頭版能否讓受眾於「五步十秒」之內,搶得他們的眼球,是決定當天報紙銷量的重要因素。但當下少女們會用行動告訴你,「五步十秒」也嫌太多,她們目標是「半步一秒」,只要看看她們facebook的大頭照(profile picture),就知她們運用得如何得心應手,大概新生代比一眾報界老總老闆們,更清楚資訊爆炸的威脅,及更懂得善用它的優點。既然如此,傳統報章在頭版的下半頁,鋪滿了一堆堆密麻麻的內文細字,真的能搶讀者眼球?這豈不是浪費了這塊戰略要地?這是第二個問號。
頭版「雜誌封面化」 東歐報章銷量倍翻
波蘭設計師Jacek Utko提出一個問題,在此資訊爆炸世代,設計能夠拯救報紙嗎?然後,他重新設計了東歐的報章,銷量翻了一倍,成為一時佳話,究竟他耍了什麼戲法,可達到如此佳績呢?說穿了,重點是將報紙頭版「雜誌封面化」。Jacek Utko放棄傳統報紙在頭版放「萬言書」的一貫做法,而將一張大照片或一幅大美術圖填滿整個頭版,這大膽的設計,成功吸引受眾的眼球, 使報紙銷量翻倍,這戲法真精彩!有了這借鏡,《明報》新設計亦有了初步概念了。但Jacek Utko設計的是小報(Tabloid),尺寸大概是大報(Broadsheet)的一半,因此小報不用顧慮頭版對摺的問題,小報就算用一張照片填滿頭版,該照片也不會因對摺而失卻完整信息。如果將Jacek Utko的小報設計,原封不動地搬到大報,對摺後的頭版大相片莫說要吸引讀者的眼球,恐怕連照片要表達的信息,讀者亦未必了解。只要稍加思索也不會照抄橋,否則只會淪為笑柄。所以Jacek Utko的設計只適用於大報的上半版, 那麼下半版該如何處理呢?
此外,現今頭版設計的另一缺點,是讓讀者容易走漏眼。很多好文章在網上廣傳、引起熱論後,經同事告知,我才知道它們本來是在《明報》刊出的文章。類似情G屢見不鮮。厚厚的一份報紙,每天平均刊載10多萬字,等於兩本輕小說,對於都市人,幾乎沒有可能一字不漏閱讀,每天看完整份報紙,漏讀了好新聞,自然不足為奇。
「導讀」設計 避免讀漏好新聞
美國設計師芬伯格(Howard Finberg)提出「快讀」(fast facts)的觀點,其中一個重點是在頭版設計「導讀」,展示整份報紙的重要內容,使讀者能速讀主要話題、內容等等。概念雖好,但未必適用於香港的報紙,主因有二﹕一、「導讀」沒有照片,並不吸引眼球;二、導讀文章雖短,但平均只有約25分鐘閱報時間的讀者,可能仍沒有耐性閱讀。「快讀」這個概念可如何運用在《明報》頭版新設計?如何彌補它的不足?如何用更簡潔更吸引眼球的方式點出好新聞呢?我嘗試借用網頁設計解決這堆問題。
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面世,推動了互聯網的普及化,同時「眼球時代」真正降臨,大家因此都被寵壞了。當需要信息時,人們不再說tell me(告訴我),而是show me(顯示給我)。對於這些因互聯網而改變的閱讀習慣,我們都必須正視,順應這種潮流來改變。所以我向一些新式的網頁設計借鑑,在《明報》頭版以一格格「櫥窗」的形式呈現。各部門的主管們每天會給讀者揀選約20宗最有趣最好的新聞,然後再由執行總編輯或副執行總編輯精選約10則,放置在各格「櫥窗」內, 10個新聞標題,10幅美麗的點題照片,沒有多餘的雜訊,大大精簡了的頭版,吸引眼球之餘,讓讀者更能一目了然地清楚知道當天的好新聞,務求幫助讀者善用那短短的讀報時間,也同時大大減低漏讀好新聞的可能。
10格「櫥窗」 摒除多餘雜訊
即使報紙在近百年來分別受到周刊、電視,以至互聯網的衝擊,但每次總能屹立不倒,主因是報紙面對新生媒體的出現時,總會不斷革新和借鑑。報紙不似互聯網般,充斥荇量的資訊雜音;我們能精選最好、最可堪信賴的新聞資訊,正是與互聯網抗衡的一個重要方法。
好,萬事俱備,便向總編輯張健波及各主管們初步提議我的設計,新設計獲得順利通過!不過,後來會見高層,他們雖然欣賞新設計,卻未得到一致的支持,因為此改版設計始終是極為大膽冒險的嘗試,只能怪責自己準備不足,未能讓他們信服。腦袋一片空白、呆坐3小時後,我決定重新出發。
1952年,德國物理學家舒曼(W.O. Schumann)發現稱為「地球腦波」的舒曼波。它的頻率,恰好與人和萬物在特定精神狀態時出現的「α腦波」頻率一致。2008年,高立在〈hey!cookie〉故事中,認為「α腦波」與「地球腦波」產生共振時,「α腦波」便能接通「地球腦波」,把人與人或人與萬物的精神聯繫起來,便能看清世間的美好。當我再次會見高層、向他們再度解釋《明報》新設計意念的前一夜,天沉重得快要塌下來,呼吸困難。我帶茬o樣的心情去看樂隊Slowdive音樂會。音樂一向是我的設計靈感泉源,而Slowdive的音樂飄渺幽深,在現場聽荂mAlison》時,我好像突然聽到了高立的聲音,他輕輕說別憂愁,然後,我輕輕望茖倥鉹H,她向我輕輕淺笑。原來,一切從來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