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當年今日﹕About Liu Xiaobo
放眼世界﹕美夢成真的高中生活
時事點對點答題指引
焦點新聞﹕09月 焦點通識新聞
常識學堂﹕走訪地質公園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何謂社會公義?

【明報專訊】何謂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此概念指的是社會上每個人都得到公平(fair)與公正(just)的待遇,以及平等的資源分配(resources allocation),不因種族、膚色、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職業等而有偏差,而且各人都可以享有同等自由。2014年6月在香港上映的韓國電影《逆權大狀》(The Attorney)正是探討法律公義及社會公義兩概念的好教材。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主角宋宇碩是個律師,可是他在律師界卻被排擠,因為他沒有顯赫的家底或著名大學的畢業證書,而是高中畢業後半工讀取得律師資格的貧苦奮鬥書生,身分地位與其他身嬌肉貴的律師有別。他努力成為律師當初只想賺大錢,讓家人生活更豐足。

一次中學同學聚會,電視播放蚞ル肭捋P社會運動的畫面,傳媒呈現學生過分激進的行動。同席有老同學為記者,感受到社會氣氛變動卻無能為力,也生怕受牽連而不敢報道真相。宋宇碩卻受傳媒報道影響,認同學生無故生事,繼而與記者同學口角、動粗,最終不歡而散。

由政治冷感 到為民主發聲

本來政治冷感(political apathy)的宋宇碩,後來得知常光顧的一家餐廳、對他有恩的老闆娘的兒子振宇無故失蹤,遂替老闆娘尋找兒子。仍是學生的振宇原來被國家人員拘捕,受毒打之下乖乖認罪,宋宇碩不相信品性善良的振宇會違法。一路追尋之下,才發現振宇及同學都受莫須有的罪名打壓,目的是要滅去學生爭取民主自由的聲音。宋宇碩在良知的驅使下,由見錢眼開的事務律師,成為一個為學生與不公義抗爭的維權律師。

戲中的小店老闆娘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去為兒子辯護,這種情節常見於劇集與現實世界之中。雖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有錢人」卻往往能有更多途徑去聘請律師,為自己爭取最佳利益,社會上雖然有法律援助(legal aid),但對無權無勢者的支援未必足夠。大學生表達意見與為自由抗爭時,往往未能有足夠發聲途徑。電影呈現的80年代,互聯網仍未流行,有權勢者可以透過操控傳媒,支配社會主流聲音。在社會資源與發聲途徑並非平等分配的情G下,學生與低下階層的人難有競爭力,去爭取法律上的公義,也同時反映社會的不公義。

究竟在未完全達至社會公義的國家或社區堙A哪些人會較願意挺身爭取公義?哪些人又會對抗爭較抗拒?電影中的宋宇碩關注弱勢的權益,可能與他的出身和背景有關。《逆權大狀》對社會公義還有進步空間的香港,帶來什麼啟示?

文﹕楊淑敏老師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百科﹕公義詮釋有別 引發社會矛盾
何謂社會公義?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