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成立60周年紀念舉行大規模閱兵,首次展示美軍最新型可變機翼「魚鷹運輸機」和最新銳隱形戰機F35樣機。首相安倍檢閱航空部隊,訓示要完善無縫隙軍事應對新體制,並提出修改「日美安保防衛合作指針」,強化日美同盟的軍事威懾力。毛峰
日本紀念自衛隊成立60周年,10月26日在茨城縣百里基地舉行大規模航空閱兵式,首次展示美軍最新型可變機翼「魚鷹運輸機」和最新銳隱形戰機F35樣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作為三軍統帥,檢閱了自衛隊航空受閱部隊並作了訓示講話,強調要完善無縫隙無漏洞軍事應對新體制。安倍同時還登上「魚鷹」並視察了F35,提出通過修改「日美安保防衛合作指針」,強化日美同盟的軍事威懾力。
今年是日本戰後重新恢復海陸空自衛隊軍事力量60周年,航空自衛隊也從原來僅6,700名官兵、150架戰機發展至今,已擁有約5萬名指戰員和F15及F2等現代戰鬥機,以及先進早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等440多架戰機。此外,在海空部隊也擁有阿帕奇直升攻擊機和P3C反潛巡邏機等各式軍機600多架,成為當今世界先進國家空軍之一。
本次航空閱兵式由日本防衛大臣江渡聰德主持,航空幕僚長(空軍司令)齊藤治和指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檢閱了由740名官兵組成的地面航空部隊後,觀看了各類戰機的空中飛行。安倍隨後發表了訓示講話中表示,為了保障國民生命安全、確保和平生活,要從應對(尚未發展成他國武力攻擊階段的)灰色事態到行使集體自衛權,完善無縫隙沒有漏洞的新安全保障法制。安倍強調,要通過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和在舉行聯合演練等廣泛領域促進合作,強化日美安保同盟的威懾力。在安倍的指令下,還在現場表演了針對外國戰機可能侵犯領空的F15戰機升空攔截的緊急起飛。為紀念60周年,航空自衛隊「藍色衝擊波」飛行隊還在空中特別編成了60字樣,進行了展示飛行。
據《亞洲週刊》記者現場觀察了解,本次航空閱兵式凸顯出三大特點:第一是日本空中軍力精銳盡出,規模超前。無論是地面展示還是空中飛行,囊括了以航空自衛隊為首的海陸空所有先進的戰機與其他軍機,其中包括F15和F2第四代戰機、E2C早期遠程預警機和E767早期警戒管制機、KC767空中加油機和C1運輸機以及阿帕奇對地攻擊直升機等,顯示了日本空中軍事力量的精良。同時,此次閱兵式共出動各類軍機82架,較上次航空閱兵式增加了44%,也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航空閱兵式。
日美加強軍事一體化
第二是首次在閱兵現場展示了美軍新型可變機翼MV22「魚鷹」直升運輸機和被稱為第五代新型隱形戰機的F35,凸顯出一方面日本為了強化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島嶼和東海海域的軍事控制權以及奪島能力,正在加快先進戰機的更新換代,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日美正在加強緊密合作的軍事一體化。根據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在今後5年內日本將購買17架魚鷹運輸機,配置給即將組建的海陸機動旅團。同時購買28架F35戰機,最終購買42架,以替代F4,形成新的制空優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安倍晉三在檢閱後,首次專門視察了現場展示魚鷹運輸機並進入機內參觀,同時還在現場聽取了F35隱形戰機的性能介紹,彰顯提升軍事實力的決心。
第三是出席此次航空閱兵式觀摩的更有美國、澳洲、印度、英國及越南等國空軍司令及外國駐日武官等450人,其中包括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洛克利爾、美國駐日第五空軍司令薩瓦多、印度空軍參謀長布朗等,這在日本航空閱兵式歷史上前所未有。據悉,在閱兵式前的24至25日,日本還在東京舉行了美日澳英及印度、越南、新加坡及印尼等8國空軍司令的特別研討會,以「將來的空軍戰力」為主題,茩型蒺Q了未來空軍戰力對亞太地區安定化的作用。
遏制中國軍事崛起
據《亞洲週刊》了解,日美強化軍事一體化遏制中國軍事崛起「行動綱要」浮出水面,日美防衛合作新指針中間報告最新出爐,刪除了現行版堣擖誚蛗繹丹b「周邊事態」中後勤支援美軍的限制,改變成為「全球範圍支援美軍」。同時提出了日美將在導彈防禦、情報收集、預警偵察以及太空和網絡等領域全面開展合作與支援,打造「沒有罅隙」的強有力實效安保軍事同盟。
最近,日美兩國政府在東京防衛省召開日美安保高級事務協議和防衛合作小委員會會議。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和國防部主管亞太安全事務的部長助理施大偉、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局長黑江哲郎和防衛省防衛政策局局長富田浩司等出席會議,並正式敲定了「有關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中間報告」。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認為,為了應對新發生的事態和未來安全保障諸多課題,需要更均衡、更具實效的同盟關係。
新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強調了5個重點修改內容,日美同盟無論從內涵和外延上面都將有重大的突破。這突出表現在3大方面:一是突破了原來日美同盟只是限於日本和美國之間雙邊的一個軍事協議,或者說把過去是美國保護日本的日美軍事同盟,擴展成為「全球化性質」的日美同盟。新防衛合作指針刪除了過去地理上的「周邊事態」概念,明確「為了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安全,強化日美支援及海上安保合作」。同時,還提出了要與「地區與其他合作伙伴國家的合作」,事實上也就是要構建一個日美「二加一」軍事戰略合作框架,如日美加澳洲等。這意味茪擖誚P盟將從雙邊軍事同盟擴大到區域或國際化的軍事合作,合作範圍也將從「日本周邊有事」,擴展到「全球的和平與安全」。
二是要建立「沒有罅隙或漏洞的、強有力的、靈活且富有實效的日美共同應對體制」。目前的日美安保防衛指針,以平常、日本有事、周邊事態這三種狀態,規定了日本自衛隊和美軍職責。新防衛指針將取消擴大日美軍事合作,包括不至於發展到武力攻擊的「灰色事態」的日美共同應對。也就是無事態性限制的,或者說是全天候的來加強日美軍事的一體化的合作。
三是大幅度擴大了日美防衛合作的範圍。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明確提出,日美今後將在導彈防禦、情報收集、預警偵察、太空、網絡等領域開展和強化合作。
「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針對遠東地區美國整體實力的減弱以及蘇聯軍事力量增強的狀況,日本與美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協商,在冷戰時期的1978年制定,就防止侵略、日本遭到武力攻擊以及遠東地區發生對日本產生重要影響的事態時作了具體的規定,旨在規定「日本有事」時自衛隊和美軍的任務分工。1997年,日美修訂防衛合作指針,將日美軍事合作擴大到與朝鮮半島局勢和「台海有事」等相關的周邊事態。隨茯國「重返亞洲」軍事戰略調整,以及中國軍事現代化迅速發展與「走出第一島鏈」的軍事行動趨於頻繁化,再加上近年來中日在釣魚島及東海等海空領域軍事緊張態勢,日美從去年開始正式茪漡鵅u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進行修訂。如在今年年底完成的話,將是歷時16年日美對該指針作出修改。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將成為日美兩國政府在國家安全保障政策上產生相乘效果的軍事一體化「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