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漁護署發布最新香港海豚監察報告,顯示2011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填海工程前,仍有不少白海豚在大嶼山北及東北部出沒,到2014年已變得寥寥可數。(漁護署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車尾箱鎖子 父認虐兒判感化
誤信將審網絡廿三條 4人衝擊立會認刑
野猴闖便利店搶蛋糕
道歉倡不作民事案證據
金雞廣場火警 玻璃幕牆燒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白海豚絕[大嶼山東北
港珠澳橋施工 附近數目見新低

【明報專訊】漁護署發表2014年度海豚監察報告,發現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西北面及東北面水域、即港珠澳大橋工程施工地點附近的數目,跌至2001年以來新低,當中以大嶼山東北面情G最惡劣,白海豚由2001年20條跌至2014年的1條,跌幅高達95%。負責撰寫報告的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說,2015年至今大嶼山東北面未曾錄到任何白海豚出現,顯示牠們已經絕[該片水域。

去年僅1條 13年跌95%

報告顯示,白海豚在大嶼山西面、西北面及東北面研究區域的整體數目為61條。海豚數目的跌幅在大嶼山東北面尤其明顯,由2001年的20條,跌至2014年1條的新低。報告又顯示,去年研究員共做了173次船上調查,合共航行逾4600公里,並觀察到1075條海豚。大部分白海豚於大嶼山西面及西南面水域出沒,卻甚少於東北面水域出沒。洪家耀說,過去數年白海豚的棲息地有西移趨勢,故大嶼山西面水域的白海豚數量有所增加,但不代表原本於東北面棲息的海豚全部遷移至西面水域。研究發現,約一半在東北水域棲息的白海豚移到西面水域,另一半「失蹤」,未能確定是否離開香港還是死亡。

嶼西水域數量增 不利存活

洪家耀稱,大嶼山西面水域的白海豚數目增加,密度相對上升,會形成資源分配不均,長遠不利存活。他說報告清楚顯示,2011年大嶼山東北面水域,每航行100公里會見到7次白海豚,到2012年港珠澳大橋動工,平均目擊率驟降至2次,到2013年香港口岸填海動工,目擊率進一步跌至1次,2014年更是0次。

洪說,機管局聘請的海豚專家亦表示,機場第三條跑道於2016年動工,2023年完工,其間大嶼山以北水域不會有白海豚出現。洪指完工後海豚回歸的機會微乎其微。

基建多 海岸公園保育價值料減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說,政府計劃設立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作為補償因興建港珠澳大橋而失去的海洋生物棲息地,但未來仍有多項工程施工,該海岸公園的保育價值勢必大減。

 
 
今日相關新聞
白海豚絕[大嶼山東北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