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紮作承傳工作坊導師歐陽秉志(左三)教授以竹篾製作紙紮熱水壺,眾校記的作品雖不及師傅的美觀,卻也充滿創意。
放大
 
「商貿百貨」展區內有巨型球形屏幕「小球大世界」,展示出世界各地的代表產物及商品,顯示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
放大
 
放大
 

[昔日明報]

 
港聞
 第18屆校園記者:學傳統紮作 細聽我城故事

【明報專訊】香港由小漁村蛻變成今日的亞洲國際都會,在百多年來上演了不同的故事。海事博物館的「香港製造:我城.我故事」展覽蒐集百多年來各行各業的故事和展品,帶參觀者走一趟「時光旅行」,而當中的紮作承傳工作坊,把傳統工藝帶到博物館,既新鮮又懷舊。

在海事博物館看到的不止是與海港航運有關的事,近月的專題展覽「香港製造:我城.我故事」還告訴大家有關香港這個小島逾150年來的點滴與風浪。展覽特設「紮作承傳工作坊」,請來寶華紮作第二代傳人歐陽秉志師傅,教授參與者及校記用傳統方法及材料製作紙紮熱水壺。

堅持手製 向先人表心意

製作紙紮物品材料包括竹篾、紗紙、白膠漿、顏色紙等;除了師傅一雙巧手,工具就只有剪刀。即使現時紮作舖多售賣內地進口的現成紙祭品,歐陽秉志仍堅持親手製作部分紮作,因他覺得這樣可以幫到先人家屬,「讓他們對先人表達心意,很有意義」。

歐陽秉志表示,曾接到各式各樣客人的訂單,如曾有客人要求製作紙紮食物如麵條等:「這要自己思考,逐次逐次研究,同一樣物件每次的紮法也有不同。」他指紮作技藝靠平日不斷觀摩及嘗試,如曾有客人請他製作紙紮名牌手袋,他以金紙代替拉鏈,但客人要求像真,最後他把金紙換上真實拉鏈;最近他又製作了電影《變形金剛》角色「柯柏文」的頭盔自娛,更可佩戴。連外國人也曾光顧歐陽秉志的店子,買了一個紙紮「妹仔頭」:「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買,可能覺得很有趣吧。」

開班傳承 欣賞學生創意

紙紮品款式多且有趣,但這行業卻步入夕陽。歐陽秉志說,現時原材料貨源供應不穩定,製作成本又比內地進口的高,加上社會環保意識漸強,紙紮業逐漸式微:「我的興趣是(做)紙紮,為了承傳父業而工作。但假如有天紙紮無法維持生計,我便會結束紙紮生涯。」

為了使傳統紮作工藝得以傳下去,歐陽秉志近年與不同團體合作,開班教授學生,他自己亦有所得荂C他笑言曾受學生的創意啟發,如曾有學生製作「大頭佛」時,把紙放在紮作頭內,再從「大頭佛」的鼻孔拉出紙條。他不責怪學生「反傳統」,反而欣賞其創意,「他(指學生)也沒打算把它燒了,當成一件精品」。

「小球大世界」 展各地代表商品

除了工作坊,展覽設「物換星移」影片播放展區, 播放一套長十分鐘的短片,記述香港歷年來政治、社會以至地理上的轉變,為整個展覽作導覽,當中講述香港地區劃分及名稱的轉變,是多數人忽略的一面。「商貿百貨」展區則以文化轉變為題,涵蓋飲食及娛樂文化等,展區內更有全香港首個360度球形屏幕「小球大世界」。裝置原本多用作顯示地球自然地貌、大氣風暴、氣候變化等,在此則用作展示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商品及產物,說明香港與全球的貿易關係。

傳天手記:堅持和熱忱

這次活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與歐陽師傅對談。他表現出對紮作的堅持和熱忱,帶蚖{真及尊敬的心製作每件作品,所有作品皆獨一無二。有些客人曾要求他製作具實際用途的紙紮品,如可以拉開拉鏈的手袋,雖然製作過程繁複,但他絕不輕言放棄,反而不斷挑戰自己以達到要求。

——傳媒teen使 關婉儀

匯豐贊助香港海事博物館專題展覽

「香港製造:我城•我故事」

日期:即日至9月4日

地點:中環8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

費用:免費

文:校記 郭曉鎣、陳偉嬌、陳毅琚B傳媒teen使 關婉儀

圖:鄒靖儀、傳媒teen使 關婉儀

文字整理:鄒靖儀

【文字經編輯刪節】

編輯:劉子斌

 
 
今日相關新聞
第18屆校園記者:學傳統紮作 細聽我城故事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