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集體活動早已變成一件老土的事了。人們最常記起的,就是中學排成一列一列,跟蚍s播整齊劃一地做體操,那大概是最無聊的休息方式。然而馬拉松這項集體活動卻在近兩年間變成一場全民狂歡。一群人在固定時間、規定的路段跑步,反倒令半馬和全馬漫長的賽程充滿樂趣。跑步及其背後代表的健康生活方式,一夜之間成時尚。而跑完一次馬拉松,忽然成為許多人的人生目標。
跑步訓練是孤獨的過程。長跑時,最大的對手往往是自己。能不能堅持多跑一公里?有沒有比上次跑得更快了一點?為激勵自己,人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曬出訓練的公里數,記錄每次參加馬拉松的心情;在微信公號、跑步網站分享比賽和訓練心得;「約跑」、「跑友」成為新一輪的時尚名詞。
「跑步和社交軟件的結合,恰恰填補了跑步的孤獨。通過跑步來曬自己的運動量、軌[、時間場所等,讓人們樂在其中,體現存在感、彰顯個性、豐富了生活。」前國家女子長跑馬拉松隊教練陶紹明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
中國田徑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的馬拉松賽事達51場,參賽人次超過90萬,其中有31場人數都達到萬人以上,創下歷史新高。而就在2011年,全國的馬拉松賽事僅有22場。其實馬拉松賽事在中國由來已久,北京馬拉松自1981年起,已經舉辦了34年。但全國性馬拉松賽參與度在一兩年前才提高。
全國去年90萬人次跑馬拉松
中國網引述揚州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副主任杜斌說,以往當地的馬拉松賽前要組織團隊來湊數。而去年,3萬5千人的名額,接受報名後6個小時便全部滿額。參賽者全是網上報名的真選手。「以往我們要在兩個月內才能報滿」。
今年9月舉行的北京馬拉松,因有6萬多人報名,除小部分成績好的選手可以直接晉級外,絕大多數的人要靠抽籤來爭奪3萬個名額。有跑友預測,隨荈]步普及,這項運動的參加人數將會只增不減,因此「跑北馬,要趁早」。
二三線城市舉辦吸圍觀人流
馬拉松賽事也成為了許多中小型城市的名片。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不少國際知名度相對較低的二三線城市也舉辦馬拉松。長距離的比賽,穿過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容易吸引市民的圍觀。而全民健身概念的流行,也讓更多人願意參與其中,使得各地的馬拉松都人氣興旺。網易體育報道,2014年太原全程馬拉松男子組亞軍肯尼亞選手馬呂斯基庫泰(Marius Kikutai)就表示,他去過不少城市跑馬拉松,和那些城市相比,中國的城市很美麗,例如太原,不熱不曬,很適合跑馬拉松,市民也很熱情。
雖然呈現爆炸式的增長,馬拉松賽事在中國仍處初級階段。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大衛表示,儘管已有上百萬的人參與比賽,中國馬拉松賽事的規模和數量,與美國、日本,甚至印度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美國每年舉辦的馬拉松賽事有近800場,而我國的註冊賽事今年(2015年)才接近100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