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將部分業務從深圳遷到東莞後,中興通訊也將生產基地搬到河源。如此,深圳四大企業華為、中興、比亞迪和騰訊,已有兩家將主要的業務板塊遷出。而深圳另一間台資工廠富士康,更是早一步布局外省,目前工人已從高峰時約80萬,減為現在約50萬。深圳官方對此的解釋,往往以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搪塞。 企業逐利,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是主要手段之一。本月下旬,一篇《別讓華為跑了》的網文備受深圳民眾關注,市民這時才發現,華為不少業務早已從深圳龍崗遷向東莞。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高成本最終會摧狶A的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佈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從任正非的話不難看出,深圳已是一塊高成本的地方。近年深圳樓價C漲,就是明證之一。 除了人力、租金等生產成本上升外,大型企業逃離,亦與深圳的發展空間有關。任正非就曾抱怨深圳的房地產業,他說:「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吸引中興通訊生產基地入駐的河源官方就毫不諱言,說河源地域遼闊,綜合成本相對較低。 2003年前後,深圳的低端製造產業曾外遷,並引發網民《深圳,你被誰拋棄》的追問;如今《別讓華為跑了》的驚呼,針對的卻是中興、華為等高新技術企業,這或許不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可完全解釋。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