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奧巴馬籲國際合作免分化
讚揚加國接收難民
克里指停火協議未死 救援車隊遭炸 聯合國停送敘利亞物資
希拉里疑命電腦工程師刪電郵
唐納德比喻敘難民為有毒糖果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種族「歸類法」反恐 適得其反

曼哈頓爆炸案疑犯拉哈米並不在當局監察名單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周一稱,美國警方應採用「歸類法」(Profiling)來判別可疑分子。然而不少反恐專家認為,恐怖分子並沒一定特徵,難以歸類。法國經驗亦顯示「歸類」無助反恐,更可能帶來反效果。

調查沉迷類型忽略細節

所謂「歸類」,即分析過去恐怖分子的資料,總結出一些特徵,包括種族、經常來往的地區、生活習慣及文化等,以便將來能夠按圖索驥判斷對方是否潛在恐怖分子。這方法一直被自由派詬病,而歐美過去多宗襲擊亦顯示,恐怖分子並無一定類型,沉迷類型只會令調查人員忽略其他重要細節或大趨勢。

以今年血洗佛州奧蘭多同性戀者夜店的馬丁(Omar Mateen)為例,他充滿矛盾,「恐同」卻使用同性戀交友App;宣稱效忠ISIS,但對伊斯蘭教義無甚了解。

早在1980年代便研究恐怖分子的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克倫肖(Martha Crenshaw)便點出問題所在:「很多人符合『類型』但沒施襲;有些人不符合某種特定模式卻施襲。」

專家﹕施襲者未必符類型

跟美國「獨狼」不一樣,發動去年巴黎連環恐襲及比利時布魯塞爾恐襲的疑犯,大都與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IS)有聯繫,不過他們都沒有共同特徵。

研究法國穆斯林20年的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學者科斯羅哈韋爾(Farhad Khosrokhavar)認為,歐洲多國政客打擊恐怖主義,包括應對去年11月巴黎連環恐襲後的手法,都顯示他們誤信歸類。他質疑,這是因為政客要將事物簡化﹕「他們要向公眾表明我們要向一類人宣戰,但事實是最少有5或6類人亦會殺人。」

簡化問題 樹立共同敵人

英國專研ISIS的反恐專家羅杰斯(Paul Rogers)直言,追尋恐怖分子特徵反映人們貪求簡單答案,逃避恐襲背後的更重要問題。

 
 
今日相關新聞
紐約炸彈客遭父舉報「恐怖分子」
種族「歸類法」反恐 適得其反
通緝短訊沒照片捱批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