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昔日明報]

 
加國新聞
 「我還能活多久」驗血可能找到答案
血液檢查測出不良炎症讀數 可推測病人能活多久

【明報專訊】一些病人會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醫生通常不願意回答那個問題。實際上﹐病人驗血﹐或能找到答案﹐而驗血答案比醫生的說法更準確。

《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提到這個問題。

研究報告指出﹐血液檢查測出不良炎症的讀數﹐那代表病人健康欠佳﹐從中可推測病人還能活多久。

有些炎症是身體抗衡病菌、病毒感染的方式﹐比如肺炎﹐那是好的炎症。但人們不知道﹐醫學界也可以追蹤炎症﹐研究不少嚴重疾病的發展、病情惡化﹐比如癌病、心臟病、中風、類風濕、2型糖尿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那是壞的炎症。

炎症不管好壞﹐醫學界可用一些血液指標檢測炎症﹐包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alpha-1酸性糖蛋白(alpha-a acid glycoprotein)。它們有個總稱﹐亦即炎症生物指標﹐這些指標的水平愈高﹐病情愈嚴重。

法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調查超過6,500名45到69歲的人﹐查看他們在1997年到1999年期間的驗血結果﹐檢測這3個炎症指標。

研究人員追蹤調查對象﹐直到2015年6月。在研究最初的6,500人中﹐736人死亡﹐其中181人死於心臟病或中風﹐347人死於癌病。

上述3個指標升高﹐預計病人有更大風險﹐在驗血5年內死亡。研究結果顯示﹐白細胞介素6和C反應蛋白的檢測結果﹐比alpha-1酸性糖蛋白準確。

過了頭5年﹐只有白細胞介素6預計到長期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認為﹐白細胞介素6是短期、長期預測死亡風險的更好指標。

上述研究報告有短期和長期意義﹐在短期方面﹐這些測試廣泛採用。心臟科專家根據炎症指標﹐篩查病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在醫學界﹐目前沒有醫生檢測炎症讀數﹐作為篩查癌病的工具﹐或是透過檢測報告﹐給病人預估短期或長期死亡風險。據信總有一天﹐人們會用這個工具﹐預測短期、長期風險。

認證實驗室檢測那3個炎症指標﹐檢測結果相當可靠。健康分析公司InsideTracker和Wellness FX﹐也向消費者提供直接生物指標檢測報告。論者說﹐問題不在於檢測結果﹐而是如何解讀檢測結果。這類民間檢測可能助長多餘的測試﹐或是不必要的治療。

 
 
今日相關新聞
「我還能活多久」驗血可能找到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