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綜合能力:寫作
綜合能力:寫一寫
綜合能力:參考答案
作戰攻略:卷二卷三最後提示 拓展,直到飽滿為止
中華智叻星:明清流行線裝書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卷二練筆:以「理」服人──「論證」的價值

【明報專訊】語文學習並非純為吸收知識,當中也需學生建立「邏輯思維」。其實,語文考核上有不少地方皆要求學生展現「邏輯思考」:寫作卷的議論擬題、綜合卷的「見解論證」及說話卷的有效發言等,而有關考生「邏輯思考」表現,最為詬病的往往就是「思考欠周密」、「論證粗疏」的特徵。以下摘錄有關寫作的考評報告供讀者思考:

“ 「說明論據和論點的關係是思考的過程,引用例子說明只是論述的一種方法,關鍵是引用的例子恰當,而又能具體闡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可是不少考生的闡述能力較為薄弱,以為只要引用例子,論證便完了,忽略甚至缺少了闡述的過程,往往要讀者推想當中的關係,如果考生引用的例子不當更令人不明所以……可見不少考生對事例的理解較為表面,未能深入闡述。」 ”

◆「論證」是一種完善意識

引文提及引用例子的關鍵除了是配合論點外,更須考生「具體闡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若考生只提出「論點/見解」而缺少有意識的「論證」,得出的效果,就如同假大空的口號一樣,徒具聲勢,說服力弱。

筆者一再重申,「論證」是一種完善意識,要求「論點」與「論據」緊密聯繫。「論證」過程要逐一闡述主張或看法(論點),才能「以理服人」。

◆完備的「論證」步驟為:

[1]表明論點;[2]提出論據;[3]闡釋論據;[4]扣論點闡述;[5]總結。

當中尤以「扣論點闡述」最能彰顯作者「邏輯」水平的高下,筆者試以梁ㄥW《敬業與樂業》一文,闡釋這一步驟的價值。

《敬業與樂業》(節錄)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纔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1]。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2]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3]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茈L,也沒有辦法。[4]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2]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勞,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3]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2],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4]。……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安心躲懶,我敢相信他一定能得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採何種態度。[5]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只要將「扣論點闡述」這一步驟刪去,文章的說服力必然大打折扣,遑論能做到說服讀者了!

(呈現寫作構思過程,附星級生示範,從實例學習卷二技巧)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語文同樂 第247期]

 
 
今日相關新聞
卷二練筆:以「理」服人──「論證」的價值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