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車主特區
|
車壇動態
|
精明車主
|
車壇熱話
Mercedes-Benz G580 EQ 著背囊爬山去
(2025-8-18)
連梵蒂岡教宗也使用的平治G級,其優越程度可從幾乎五十年不變的機械布局和軍用車造形反影出來。故此到搞EQ電動版時平治仍保留個高大阻風的方形車身。
若不留意那比汽油版略拱的車頭廂蓋、較流線之窗柱膠邊及後輪沙板風鰓的低阻風設計。
沒有多少路人能認出這輛披著海闊天空感之南海藍木蘭漆油,孭著隻背囊去爬山的第三代G級原來是全系首部電車。
跟汽油版G級一樣,要進入G580 EQ車廂乘客就需先用力開啟露鉸車門,然後爬高始能見到那摩登高科技儀錶板和豪車級座位。同時因為沿用抗扭力強的傳统越野車梯式車架設計,乘客廂空間寶貴兼行李廂地台亦高。
視象系統觀察車底
從同廠GLS大SUV借來的24.6吋高清屏幕終於將G級儀錶板帶入新世紀。面對駕駛席之12.3吋闊幕儀錶盤能按選擇來顯示多項行車資料。但控制台上加添了AR的導航顯示就變得繁複。至於那源由AMG的跑車級軚盤四臂上的多功能按制更需靈活指頭去運用。可幸中控台的多功能龜板則非常就手易用。
因為騎著個工字車架,G580 EQ的儲電池順理成章地被收包藏其中。如斯使EQ重心比汽油版降低同時增高涉水深度到850mm。至於其36度爬斜、27度落斜及側駛35度斜坡功架亦跟汽油版看齊。第三代G級全配一套觀察到車底的視象系統,讓掌軚者見到Gelande(德文地面之意,亦即G級外號)實際情況。
G580 EQ的四輪獨立摩打可自行輸出不同動力,故此無需傳統機械式差速器或軸鎖來協調四輪動力。此外四輪亦能自動分別轉向,於慢速行車時造出個G-Steering四輪轉向或甚至G-TURN原地掉頭本領,方便爛地窄路解圍。奇怪在EQ的標準迴旋半徑仍需達13.5m,未能超越汽油版之市內行車限制。據我觀察,鬧市才是最多G級穿梭的地方。
多得工程師們替G580 EQ注入滿貫輔助行車穩定系統,我記不得有那一部採用非電子懸掛的2,650Kg高車能如斯淡定地過彎。惟是真軍越野車所需之短軸距和梗軸後懸,依然影响到這輛豪車應有之乘坐舒適感。話說回頭,除了那半鹹不淡的G-Roar電子加速哮吼聲效外,G580 EQ之車廂安逸感絕不愧為越野車王牌。
澎湃馬力用電量高
第三代G級汽油版基本型號為443匹馬力的混動版G550,而經AMG泡製之頂爺G63則能發出577匹澎湃馬力。從G580 EQ雖比G63重多445Kg但仍追得上其加速力一一已能猜出這輛電車用電量有多高。我在試車期間所得之實際耗電量超過空載的花旗電池皮卡車。電池車要高馬力就要高電量,高電量就要靠多電池,而多電池必然增加車重。何況G580 EQ車底更加蓋58Kg重之前後護盾來防止爛地石塊碰撞。
充電方面,廠方宣稱若找到全加拿大只有不足廿個之200kW直流高壓充電站,半小時內就可補充儲電量至八成。但若接上家用240V交流電源或普遍之Level 2電站則需逾12小時始能充滿。如斯胃口不單影響到G580 EQ之越野可行度,就算連孭著Design Box背囊上街去之日用方便程度也被打折扣。大大減低了這輛電動真軍越野車頂爺對泥鴨或城市一族的吸引力。
Mercedes-Benz G580 EQ 著背囊爬山去
2025-8-18
連梵蒂岡教宗也使用的平治G級,其優越程度...
Cadillac CT5 Sport 做個障礙賽好手
2025-8-12
花旗品牌中凱迪拉克算最肯接受歐陸豪車挑戰...
BMW iX xDrive60 臨別秋波
2025-8-5
Volvo EX30 Twin Motor Ultra 開得爽 用得煩
2025-6-30
全面革新 再闖江湖 Nissan Murano Platinum AWD
2025-6-24
Chevrolet Equinox EV 3RS 成熟實用 既靜亦淨
2025-6-16
Mercedes-Benz G580 EQ 著背囊爬山去
2025-8-18
Cadillac CT5 Sport 做個障礙賽好手
2025-8-12
BMW iX xDrive60 臨別秋波
2025-8-5
乘火車傲遊澳洲中部(下) 萬年石壁畫與鱷魚潭
2025-7-28
乘火車傲遊澳洲中部(上) 綠茵遍野與紅心萬丈
2025-7-21
本網頁建議以IE 4.0或Netscape 4.0以上版本,1024×768像素瀏覽,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
所有訪問只代表嘉賓立場,與本網站無關,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使用。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