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婦少做家務 熱量消耗減半

[2013-03-28]


科技有否令現代主婦更加幸福?美國一項有趣的研究,比較1965年及2010年美國主婦每周做家務的時間與熱量消耗,發現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家庭主婦,平均每周用25.7小時做清潔、洗熨及煮食等家務,而現代主婦平均每周只用13.3小時。比較兩者的能量消耗,2010年的主婦每周平均少用300卡路里,埋下變胖的伏筆。

科技有否令現代主婦更加幸福?美國一項有趣的研究,比較1965年及2010年美國主婦每周做家務的時間與熱量消耗,發現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家庭主婦,平均每周用25.7小時做清潔、洗熨及煮食等家務,而現代主婦平均每周只用13.3小時。比較兩者的能量消耗,2010年的主婦每周平均少用300卡路里,埋下變胖的伏筆。

研究由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哥倫比亞分校的公共衞生學院發起,研究小組找來1965年及2010年間,逾千個家庭主婦的日誌,分析她們的日常作息,並計算其能量消耗,以比較四十五年間美國婦女生活模式的轉變;而研究亦有分析全職主婦及在職太太之別。

結果發現,1965年的主婦明顯「勞動」較多,除了每周做家務時間比現代主婦高出一倍,她們每周看電視的時間僅為八小時。四十五年後,主婦每周做家務時間減半,但花費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卻增至16.5小時。

這種轉變可直接反映在熱量消耗的數字上。研究指,2010年全職主婦們每周熱量消耗較1965年減少360卡路里;即使是在職太太,亦減少了130卡路里。研究負責人Dr. Edward Archer認為,家庭主婦愈趨靜態的生活模式,使其能量消耗大幅下降,尤其看電視時間愈來愈長,情況令人關注,建議她們在家時要爭取活動機會,如多與狗兒玩耍、與丈夫一起更換牀單,以至切菜等家務都要盡量多做,重點是:減少坐着的時間。

-----------------------------------------------------------------------

做夢有益健康
解除疲勞焦慮 調節心理平衡

疲勞就是人無論在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以後,能源的耗竭,腦的能源主要是靠血液供給葡萄糖。 體力和腦力活動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從血液供給的葡萄糖還滿足不了它的需要,這個時候它就會動用身體的儲備。利用身體儲備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一種乳酸。乳酸積累多了,是疲勞的一種生理上、生化上的表現。睡眠就可以解除這種疲勞。睡著了,人的一切活動停止了,肌肉消耗也降低了,為了節能,體溫也降低。

人在睡眠的時候,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合成新的蛋白質。人體所需要的新蛋白質,多半都是在睡覺的時候合成。所以睡眠是解除疲勞與休整身體必不可少的。

白天我們經歷很多事情,我們的大腦要時時地記錄,時時地監控,時時地記錄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不管你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特別是視覺資訊量很大,只要你眼睛一掃,所有的刺激都會跑到你大腦裡面去。當你睡眠的時候,腦子就會重播,一邊重播,一邊整理,然後根據不同的內容,分別把它放到腦子不同的功能回路裡邊。

另外,大腦在夜間還有學習的功能。比如說西方很有名的一個奇案,偵探白天就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來這個案子是怎麼發生的。結果他晚間做夢,夢出來是怎麼回事,第二天按照他夢的提示,破了這個案子。像這種在夜間睡眠當中,夢有時候會帶來頓悟,有時候會帶來創新性。

我們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夢,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適。但如果做了噩夢,第二天心情也不愉快,會覺得沒有睡好,就會心情焦慮、煩躁、愛發脾氣,做事靜不下心來。可見做夢是保持良好心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精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夢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欲望的滿足。不管你是高尚的人,還是卑微的人,我們的心靈的深層,都收藏了太多太多願意或能夠說出口和不願或不能說出口的欲望。這些幾乎無窮無盡的欲望中,許多在不現實生活中無法即時滿足或根本不能滿足。現實生活中未能或不能獲得滿足的欲望,卻可以在夢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調節心理平衡。

如果沒有夢,那麼大大小小的欲望就會讓我們無法安睡了。即使我們有時在夢中感到不安焦慮,也一樣可以讓做夢和睡眠兩不誤。

-----------------------------------------------------------------------

睡前9件事易做噩夢

常聽人抱怨:「唉!昨天晚上又噩夢連連,睡眠品質太差了!」睡夢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睡前的一些不正確行為會導致噩夢。例如空腹上床、聞到煤氣味、聽鬧鐘聲等。此時,為您介紹睡前影響睡夢的9件事。

1.空腹上床
與睡前吃東西一樣,睡前餓肚子也容易使人做噩夢。空腹上床睡覺容易導致血糖過低,睡夢更多與漢堡或熱氣騰騰的肉餅等食物有關,並且更容易驚醒。

如果睡前感到餓了,不妨喝一杯脫脂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還有助於改善睡眠。

2.氣味
美國東佛吉尼亞醫學院睡眠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凱特斯比·懷爾博士表示,睡夢對睡眠具有保護作用。睡眠過程中受到氣味刺激時,如果沒有醒來,氣味刺激就會「融入」夢境。
睡眠中聞到花香會做美夢,而聞到硫化物的氣味(如某些食物腐敗的味道、煤氣味等)則會做噩夢。

3.聲音
巴雷特博士表示,人們在睡眠過程中,對一些不大不小、似有若無的聲音最敏感。鬧鐘的滴答聲可能會讓你夢到身陷火海,而輕柔的海浪聲則可能會讓你夢見海灘度假等美妙場景,醒來後身體會極為放鬆。

4.情緒波動
處於孕期和產後的人更容易受到睡夢影響。多項研究發現,噩夢可能與人們情緒波動、缺乏睡眠及激素大幅度變化有關。

5.趴著睡
研究發現,趴著睡的人在夢中更容易出現與「性」和「受到迫害」(如被綁起來、被鎖住、無法移動)等相關的內容。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俯臥導致睡眠者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導致大腦失去知覺,以為身體受到外部刺激引起的。

6.辛辣食物
懷爾博士表示,辛辣食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品質,讓人做噩夢。因此,睡前兩小時儘量不要吃東西,尤其是辛辣食品。

7.睡前看恐怖片
專家表示,睡覺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最影響睡夢,比如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等。如果看恐怖電影,做噩夢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睡前可以多回憶快樂假期或童年美好時光等,有助於減少做噩夢的幾率。

8.過量吃維生素B6
維生素B6可説明人體將氨基酸轉化為神經傳遞物質,會影響到夢境,並且讓人們對睡夢記憶猶新。但專家建議這類人遵醫囑控制B族維生素的攝入量,否則會導致神經損傷或麻木等問題。

9.抗抑鬱藥物
巴雷特博士表示,抗抑鬱藥會增加做噩夢的幾率。此類藥物會增強睡眠過程中快速眼動(REM)階段,使人更容易做噩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