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變瘦生活習慣
每天量體重 每周都吃巧克力

[2014-02-19]

愛吃巧克力是讓你變胖的罪魁禍首嗎?為什麼有人就是天生吃不胖?其實,那是日常的生活習慣所致。

「瘦不了的永遠在騷動,胖不了的都有恃無恐」。看見這句話,你有沒有同感?然而為什麼有那麼多瘦人既不運動又食量驚人,而你卻屢戰屢敗,欲瘦不能呢?事實上這是由日常生活中微妙的行為習慣決定的。與胖人不同,瘦人注重保持體重穩定不大起大落而不是看中體重輕了多少。把焦點放在「保持」這件事上,可以妥善防止暴飲暴食等不規律的生活,這樣不僅無需再拼命減肥,還可以減輕壓力,保持輕鬆愉悅。以下是瘦人十大特有生活習慣,想要輕鬆看見身材發生變化的你,趕快對照一下自己,看看為什麼瘦不下去吧。

1. 每天稱體重
大多數人認為減肥期間一周要稱一次體重,然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近日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稱體重有利於防止體重增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的體內水分每天會有1公斤左右的變化,因此不必刻意糾結數位的準確性。

2. 堅持吃早餐
瘦人能夠堅持吃好每一頓早餐。早餐為人一天的工作學習提供能量,如果不吃早餐的話,體力就會不充分,進而導致想要吃零食。此外,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資料還表明,不吃早飯的人肥胖的幾率的人4.5倍。

3. 喝純淨水
研究表明,12周內飯前喝2杯水的人比不喝水的人減少了超過30%的脂肪。水中不含雜質,有利於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不喝果汁、蘇打水而改喝純淨水,體重就會悄悄發生變化。

4. 吃全麥雜糧食品
全麥面義大利面、麵包等全麥雜糧食品的中年女性普遍較瘦。究其原因,是因為全麥雜糧食品中富含維他命B、鐵等微量元素,可以幫助人在減肥期間補充營養。

5. 集中注意力
瘦人吃更善於集中注意力。比如,邊吃飯邊看電視會導致多吸收40%以上的熱量。因此吃飯時要集中注意力。

6. 喜歡巧克力
醫學研究發現,喜歡巧克力並且每周都吃的人,比不吃巧克力的人,BMI指數(身高體重指數)偏低。所以,喜歡吃零食的各位,不妨用巧克力來代替。

7. 動起來
瘦人,不光是體育訓練時,日常生活中也更勤快麻利。就算是煲電話粥,也很少坐在一個地方不動而是讓自己隨時「動起來」。

8. 8點前吃完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 比起8點前吃完飯,8點前收拾好餐廳、不讓食物的「氣息」殘留這件事更為重要。因為人總是不管多晚,都會被餐廳的食物所誘 惑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胃。

9. 拋開煩惱一身輕
研究發現,長期壓力過大的人通常食量較大,腹部脂肪堆積也更明顯。壓力堪稱體重上升的罪魁禍首,所以,倒不如試試「拋開煩惱一身輕」!此外,焦慮時喝酒也會導致體重大增,所以不妨選擇運動、睡眠、散步等方式減壓。

10. 保證睡眠品質
成年人每天需要7.5小時的睡眠,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會形成易胖體質而很難減肥成功。所以,千萬要保證睡眠品質。

就是這樣,瘦人既會合理排壓,又能時刻「動起來」。如果你覺得一下子全部做到很困難的話,你也可以先「睡個好覺」,來迎接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的自己,那時候你的新陳代謝就已經悄悄的提高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