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醫生(麥煒和醫生)

[2015-05-12]

楊女士是專科門診常客,她被診斷為中風,要長期服藥。

楊女士是專科門診常客,她被診斷為中風,要長期服藥。今天,楊女士將會經歷前所未有的遭遇,負責覆診她是投訴率最高、部門公認的麻煩友:「請坐,你是否楊 XX?」

「當然是!我在這裏覆診已三年多,難道還會搞錯?」

「核對身份也是穩陣起見。」

「我明明約了十二時,為何遲了二十分鐘才見我?」

「我把你的病歷、掃描及化驗結果重新看了一遍,需要點時間。」

「如果你唔熟我個 case,麻煩參考上次嘅紀錄。」

「我看過之前的電腦紀錄,同事們都是 copy and paste 陳醫生最初的結論,你被診斷為中風,是由於例行掃描發現腦部有數粒白點。其實那些白點是頗為常見的偶然變化(Incidental finding),並不代表中風,我認為你毋需服藥及長期覆診。」

「但私家鄧醫生和你們陳醫生都說是中風,之前次次覆診醫生也照樣開中風藥給我,鄧醫生和陳醫生都很好人,我信他們。」

「中風只是腦部出現白點其中一個可能性,你沒有相關症狀,血管超聲波也很正常,更沒有血管硬化的風險因素,所以不能判斷是中風。」

「我都是第一次聽醫生這樣說,你的講法也跟之前的醫生不同,現在突然要取消晒我啲藥,你能否保證一定不會有問題?出了事你孭得起嗎?還有,你全程只顧打電腦,望電腦多過望病人,那算什麼態度?」

這醫生實在太差了,若然他懂得跟隨大隊,凡事因循苟且、是是但但,便不會浪費楊女士寶貴的二十分鐘,自己也能準時放食晏;若然他能容忍病歷紀錄得過且過、診斷結論蕭規曹隨,便能集中火力把醫患溝通包裝得好好睇睇;若然他肯放棄對自己專業理念及正確判斷的執着,處處避重就輕,便不會惹怒病人,屢遭投訴;若然他學懂以取悅患者為己任,便可能一早獲部門主管晉升,與陳醫生睇齊,甚至已經有鄧醫生的成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