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與患癌風險有間接關係

[2025-07-21]

坊間傳聞,糖是癌病的主要病因、並且會滋養癌細胞,令癌細胞生長的更快和更大,使癌病加劇,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Cancer Research UK)作出澄清,直到現在,並沒有具質素的科學研究數據證明「無糖飲食」(不含糖的飲食)能減低患上癌病的風險、或增加癌病患者的存活率。加拿大癌病協會(Canadian Cancer Society)也抱相同的立場:「人體的細胞在生長和分裂(cell division、是活細胞增殖其數目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的過程)都使用糖份,但吃糖並不會令癌細胞生長得更快。」

既然如此,為什麼醫學界仍建議在膳食裏減低進食含糖的飲食呢?因為糖與患癌的風險有一個間接的關係,長期進食很多含糖的飲食會導致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上十三種癌病的風險,包括:乳癌和大腸癌(兩種最常見的癌病)、胰腺癌、食道癌和膽囊癌(三種最難醫治的癌病)、子宮癌、卵巢癌、腎癌、肝癌、胃癌、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血癌的一種)、腦膜瘤(Meningioma)和甲狀腺癌,事實上,超重和肥胖是除抽咽外最大的致癌病因。

多餘的脂肪並不是靜止、反而是活躍的,會向身體其它部位發出信號,這些信號令細胞分裂(cell division、生物體生長和繁殖的基礎)得更頻密,因而會引起癌病,從脂肪細胞發出的信號會影響:

(一)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過量身體脂肪會增加人體內生長激素的水平,令細胞分裂更頻密,這會增加癌病發生的風險;
(二)炎症(Inflammation):免疫細胞會聚集在脂肪細胞多的人體部位,這會引起炎症,而炎症會增加細胞分裂的速度,久而久之會增加患上癌病的風險;
(三)性激素(Sex hormone):雌激素會令乳房和子宮的細胞分裂得更頻密,從而增加癌病發生的風險。

含糖食品通常都是甜的、並且含「游離糖」(free sugar),它們本來不是在食品的細胞內,而是在生產或烹飪過程中添加的,所以又稱「添加糖」(added sugar),游離糖也包括在果汁、蜜糖和糖漿內的糖份,因為這些糖份是從細胞提煉出來的,它們與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蔬菜的糖份不同,因為水果蔬菜內的糖份仍然存在細胞內、不是游離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在增加體重來說,醫學界最關注的是游離糖,減低攝取游離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減少喝含糖的飲料,這是英、美等國從飲食攝取糖份的主要來源,一罐含糖飲料(例如汽水和能量飲料)所含的游離糖就超過醫學界建議的每日最大食用量,而這些額外的熱量促進體重的增加、卻不提供任何其它營養價值;至於其它含糖食品,例如糖果、朱古力、糕點、餅乾等,大家可以偶爾吃、但不應作為每日膳食的主要部份;此外,不少其它食品也可能含大量游離糖份,例如麥片和穀物片、即食餐(店中出售已做好的餐食,購買後帶走加熱後食用)、醬油和調味料、酸奶(又稱乳酪、優格等)等,所以購買和食用前要詳細閱讀營養標籤。

總結:糖本身並不會致癌,直至現在,仍未有方法只餓死癌細胞而不傷害健康的細胞,沒有數據證明食用非常少碳水化合物的膳食能減低患上癌病和風險或有助治療癌病,反而癌病患者需要適合和適量的營養來對抗癌病及治療帶來的影響。不過,進食過量糖份會令體重增加、而超重肥胖增加十三種癌病的風險,所以,減少膳食內游離糖的含量能保持健康的體重,從而減低患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