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隱性心臟病?

[2012-03-21]

繼2006年後,本港今年再有馬拉松比賽跑手參賽後猝死。有專家表示,參賽期間跑手暴斃的原因,多數與隱性心臟病有關。也許你曾聽過由後天因素形成的冠心病,是引致心臟病發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你對先天性的隱性心臟病又知道多少?
慘劇發生後,有意見認為賽會應制定安全方案,例如強制驗身,跑手須證實健康無礙才可參賽。不過,進行身體檢查是否就能萬無一失,確保賽事零「意外」?哪些檢查能及早察覺並敲響心臟健康警號?
撰文:郭慧嫻 攝影:譚志榮、梁俊棋、徐子豪

渣打馬拉松自1997年起至今,發生過兩宗跑手喪命個案,包括2006年一名五十六歲跑手及今年一名年僅廿六歲的年輕跑手。縱然馬拉松賽事致命率不高,但每宗意外均喚起港人關注劇烈運動期間的心臟健康及猝死問題。

馬拉松致命率不高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表示,根據本港過往舉辦的馬拉松賽事記錄,賽事的致命率不算高,情況與外國相若。她引述美國一項有關馬拉松賽事的十年研究結果,於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間,在參與美國全馬或半馬的1,100萬名跑手中,只有五十九人出現心搏停止(cardiacarrest)事故,發生比率為十萬分之零點五四,當中五十一人為男性,事故主要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死亡人數達四十二人,死者平均年齡為四十二歲,死亡個案多為事發後跑手沒有及時得到心肺復蘇法(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急救所致。

李麗芬說,參與馬拉松賽事與一般運動如打波、緩步跑等不同,馬拉松跑手需要較多耐力及消耗較大體能,更需要長時間處於相對穩定的高度運動狀態,「做運動時心跳會更快和更用力,以增加血液循環,帶更多氧氣去肌肉,因為運動時肌肉需要養分和氧氣。」她強調,雖然馬拉松跑手於賽事中持續處於高心跳率,但不會全程比賽均維持在個人最高心跳率,令心臟於數小時間維持在最高負荷狀態。

心口翳痛 絕不正常

運動一段時間後,除了出汗還會出現氣喘。李麗芬續稱,當心臟負荷達到極限,跑手會逐漸氣喘,但正常情況下絕對不會心口痛,她說:「做運動感到不適氣喘、上氣不接下氣,是因為運動已達到心肺功能不能承受的階段,屬於正常情況;但心口感到翳悶等,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出現。即使跑步至十分疲累,也只會感到似『透唔到氣』,絕對不會感到心口翳痛。」

每當馬拉松發生猝死個案,在得出死因解剖報告前,大部分專家意見均認為死因與跑手患有先天性心臟隱疾有關。李麗芬說,運動期間出現的猝死個案,大致可以三十五歲為分水嶺。三十五歲以上人士,較大機會與後天因素如冠心病等有關,即死者心臟血管早已栓塞,即使不是跑步誘發心臟病,於日常生活也有可能突然病發而死,例如早前藝人許冠英和鄧光榮等,也是在睡夢中辭世。

至於三十五歲以下的猝死個案,死者患冠心病的風險較低,故較大機會與先天性心臟病有關。

何謂先天性心臟病?

後天因素例如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和高血脂)、吸煙和肥胖等,均容易導致膽固醇積聚於心臟血管,增加心血管被堵塞的風險,影響血液供應。先天因素則包括遺傳性心臟病、出生時經已心臟肌肉肥厚,或是專為心臟肌肉供血的冠狀動脈血管結構異常──即是部分從心臟主動脈分支而出的冠狀動脈血管,並非如正常般覆蓋心臟表面,而是從心臟肌肉中間穿出,導致心臟肌肉收縮「泵血」時,這些血管有機會被擠壓,血液無法順利流通,心肌便可能因缺血而壞死。\

李麗芬指,先天性心臟病多屬隱性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並無病徵,進行一般運動可以完全沒有異常。不過,當長時間運動要不斷加劇心臟負荷、或心臟肌肉需長時間不停運作,患者便有機會病發,影響心跳或心臟供血。一旦心臟病發影響心跳,身體難以維持正常血壓水平,患者會突然出現病徵甚至死亡。

心電圖未必發現隱疾

本港醫療科技先進,接受心電圖或電腦掃描等檢查,能否及早洞悉自己患上心臟病的機會率?李麗芬表示,雖然接受檢查可發現冠狀動脈血管出口畸形等先天性心臟問題,但一般檢查如聽心跳、靜態心電圖甚至運動心電圖,都未必能夠準確發現隱性心臟病。

她解釋,運動心電圖是透過不斷增加運動儀器踏板的斜度和速度,於短時間內增加測試者的最高心跳率,即可承受的最高心臟負荷,從而監察心跳、血壓和心臟有否缺血等心臟健康狀況。一般運動心電圖最長只會持續跑步二十一分鐘,並非如馬拉松賽事般,數小時都要維持高度心臟負荷,因此即使通過了運動心電圖測試,也未必代表參與馬拉松賽事沒有心臟病發危機:「即使通過廿一分鐘的測試,並不表示跑馬拉松,例如全馬般跑幾個鐘,一定無事。」若患有心肌肥厚,通常未必可以藉心電圖檢測發覺;患者或需接受心臟超聲波掃描等詳細檢查才能確診。如果證實為冠狀動脈血管畸形,便需考慮接受心臟搭橋手術治療。

檢查或有假陽性、假陰性

李麗芬稱,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佔本港整體心臟病發個案比率,少於百分之一。她認為若果出現心臟病病徵,例如運動時心翳、心痛或暈眩等,或有心臟病高危因素,如家族病史、叔伯甚至直系親屬曾出現猝死或早死情況,或有肥胖、吸煙及三高等,便需要接受詳細心臟病檢查。不過,若果巿民沒有特別高危因素或任何病徵,則未必需要接受運動心電圖或更詳細的心臟檢查。她強調,現時醫學界也未有證據支持,接受心臟健康檢查可有效預防心臟病發。

她提醒,現時部分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的身體檢查套餐或項目,包括了運動心電圖檢測,可是,測試結果對於沒有病徵的巿民,實際作用及意義不大。她指出,運動心電圖檢測結果存有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比率,雖然約七至九成患者可透過檢測確診,但對於沒有病徵的女性測試者,檢測的準確度會大幅降至五成:「結果猶如擲銀,不是『公』便是『字』!」
李麗芬稱,她過往於公立醫院任職時,曾遇上巿民手握私營醫療機構的心電圖報告求診,稱自己沒有心臟病病徵,但檢測結果卻顯示患有心臟問題,要求公立醫院跟進。最終,院方經過多番檢查和測試後,才能說服該名巿民其心臟並無問題,事件屬虛驚一場,但已經浪費了大量醫療資源。

客觀指標評估運動量

港人近年的運動意識提高,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06至2010年間,每年定期隨機抽選二千名十八至六十四歲巿民參與的電話調查結果,發現平均超過三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七日有進行至少十分鐘可令呼吸非常急速的劇烈運動,如踢足球、游水、跳健康舞、緩步跑等;而近年比率正逐漸穩步增長。究竟一般巿民可如何衡量自己能夠承擔的最大運動量,避免超出心臟負荷?

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學系運動醫學組體適能專家陳振坤表示,做帶氧運動如跑步或踏單車等,雖然看似簡單,但如何控制訓練強度,卻常被忽略。對於甚少或從不運動的人士而言,一開始便挑戰高強度運動,會對心臟帶來負擔,可能會隨時「爆煲」。此類人士應由低強度訓練開始,慢慢增加強度。他指巿民可參考兩項客觀指標,協助自己衡量可以承受的安全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就是:「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及「最高心跳率」。

最大攝氧量:可視為帶氧運動能力或其中一種心肺功能指標,能夠反映身體把吸入的氧氣,運送及轉變為運動能量的最大能力,數值會隨年齡增加而下降;

最高心跳率:預測心臟可承受的最高極限與實際的最高極限有一定差異,不同人士的實際極限,會比讀數更高或更低。這兩項讀數有助提供客觀指標,可作為個人體能鍛練或運動量的參考數值,專業運動員較常用以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但一般巿民也可按個別需要,接受檢測。

訓練需循序漸進

在一般體能訓練或長跑訓練中,訓練員只會採用跑手最高心跳率的七至八成作為指標,不會採用最高極限標準,以確保受訓者有能力承受訓練。陳振坤指出,隨着體能及心肺功能增加,即每一下心臟泵出的血液量增加,心跳率會隨之逐漸降低,「心肺功能加強時,即使心跳減慢,也能泵出足夠血液」,因此在正常情況下,經運動訓練後,心跳會比訓練前稍慢。同樣地,VO2max數值也可隨着心肺功能的增加而提高。

除了客觀數據,陳振坤表示,單憑感覺也可簡單測試是否達到個人體能極限。他舉例稱"talk test"已是最簡易的運動強度監控的方法──若運動令你有少許氣喘,但仍能說話,那便屬於低至中強度;若運動令你不想說話,則屬中至高強度。

陳振坤提醒,對於一向甚少或從不運動的巿民而言,開始進行運動訓練前,最安全的方法是先接受健康檢查,確保沒有心臟健康問題。他們應循序漸進地加強運動強度,應由低至中強度開始,例如採用六至七成的最高心跳率,以減低心臟負荷。

還要留意一點:若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操練,運動量也需從低至中強度開始,讓心臟肌肉有時間重新適應。

--------------------------------------------------

心外壓急救較人工呼吸有用

遇上心臟病發個案時,正確和及時的急救方法可幫助救回患者性命。當在街上遇見途人病發,沒有儀器輔助下,我們該如何處理?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指可先為患者進行心外壓,替代已停頓的心跳繼續「泵血」;即使不進行人工呼吸,單憑心外壓,首數分鐘內對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她解釋,心臟病發令心臟停止跳動時,全身血液循環也會停頓,腦部組織若沒有血液帶來氧氣,腦細胞便會死亡。一旦腦部缺氧,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創傷甚至死亡。因此在沒有自動心臟復甦機(AED)等電子儀器輔助下,若患者是因心臟停頓而不清醒,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為患者進行心外壓,利用外力代替患者原本的心跳,維持心臟泵血液狀態。

心外壓注意力度位置

她補充,本港自沙士爆發後,願意直接施以人工呼吸急救的人已減少。即使患者停止呼吸,首五分鐘體內仍有帶氧血液,仍足夠應付身體所需,故即使患者停止呼吸,短時間內不進行人工呼吸,也不會造成即時危險。因此有部分醫學界意見讚同,事發後短時間內只進行心外壓,不進行人工呼吸的施救方法亦可接受。

不過,李麗芬提醒,施行心外壓時,拯救者需使用一定力度,同時配合適當位置和深度,方能協助心臟病發患者恢復「心跳」,拯救者也需注意適當用力,否則可能會誤傷患者肋骨或其他器官。

--------------------------------------------------

本港心臟病發個案呈年輕化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表示,按衞生署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資料,本港近年因心臟病發死亡的個案都是平穩地輕微上升,臨牀觀察發現本港病發個案增加,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三十歲便確診患有後天性心臟病,相比以前已不再稀有,呼籲巿民注意後天的心臟病高危因素,注意飲食及多做運動。

李麗芬說,現今的藥物治療及手術科技不斷有突破,已發展國家如美國及歐洲,近年的心臟病患者死亡個案明顯減少,可能與他們減少吸煙有關。不過,縱使本港有及早為病人使用藥物及手術治療,但根據政府疾病死亡統計資料,本港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過去十年有輕微上升,由2001年的4,703人, 增至2010年的6,636人;而2007年起,死亡人數維持六千多宗。

李麗芬認為本港近年心臟病發死亡趨勢屬平穩,但死亡統計未能完全反映實際發病情況。她指出,按臨牀觀察,本港心臟病發個案愈來愈多,而且屬後天性的冠心病發病個案更趨年輕化:「以前覺得中年以上會較多,如果三十多歲便會覺得『咁後生未必似』,但現在三、四十歲的確診個案都頗常見。」

--------------------------------------------------

解讀VO2max與最高心跳率

最大攝氧量(VO2max)

中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學系運動醫學組體適能專家陳振坤說, 最大攝氧量(VO2max)簡單而言是身體可使用多少氧氣產生能量。準確的最大攝氧量測試可於運動實驗室進行,其數值單位為ml/kg/min,即是運動時每分鐘每公斤肌肉可使用多少毫升氧氣。平均來說,一般沒有參與運動訓練的成年男性的VO2max約為45 ml/kg/min,而女性則約為38ml/kg/min。

接受測試的運動員會在跑步機上戴着口罩跑步,跑步機的速度或斜度會按階段逐漸提升,測試時間約為八至十五分鐘,實際時間視乎個別人士體質而定。運動過程中儀器會監測運動員的心率變化及耗氧情況,得出的結果有助制定合適訓練計畫。

若已接受心臟健康檢查且沒有發現問題,巿民可接受VO2max極限測試(當運動強度不斷增加,VO2max讀數沒有持續上升,測試便會結束),否則為了確保安全,巿民只能接受亞極限測試(測試達到運動員的七至八成最高心跳率便會終止)。在極限測試下得到的數值便是最大攝氧量;而在亞極限測試中,最大攝氧量數值是以所得數據推算出來。

最高心跳率

陳振坤指出,人在VO2max狀態下的心跳便是最高心跳,巿民亦可使用公式(220-歲數)推算最高心跳,它或許與實際的最高心跳讀數,有10至12bpm(每分鐘心跳次數)的差異。沒有儀器輔助,也可藉運動時心跳數值,估量自己可承受的運動量,或作為運動訓練目標的參考值。

他提醒,一般非運動員的靜態心跳為60至90bpm。在心電圖學說中,超出此範圍屬不正常。高於100 bpm屬於心動過速,少於60 bpm則屬心動過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