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營養缺乏性貧血。山藥

[2020-11-16]

蜂蜜涼伴山藥
材料:山藥一條、蜂蜜適量
製法:山藥去皮,切成薄片,放進滾水煮熟,撈出攤涼,伴以蜂蜜進食
功效:健脾開胃

營養缺乏性貧血是指由於餵養不當變或疾病誤治,影響排泄、吸收,引起紅血球數目和血紅蛋白(血色素)含量低於正常值的一種病證。臨床以皮膚黏膜日漸蒼白、面色萎黃、疲勞乏力、頭暈、耳鳴為特癥,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由於缺乏造血所需的鐵、維他命B12、葉酸等營養物質所致。

小兒營養缺乏性貧血,一是先天稟賦不足,父精不足,母體妊娠期調攝不當,氣血空虛,不能滿足胎兒的需要,如早產兒、多胎兒等。後天原因主要是未能添加營養豐富的輔食,小兒偏食或挑食,肉食和蔬菜少,或病後失於調護,影響脾胃功能致吸收障礙等。

營養缺乏性貧血又分為缺鐵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和大細胞性貧血。營養缺性貧血,由於營養不足,可以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造成機體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受感染,易患肺炎、反覆呼吸道感染等病,若能及時診治,預後良好。

既是貧血,就要補血,如何去補?中醫思路是補脾胃。前賢有云:「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先天之本指腎臟,人的稟賦來自父母的基因,但這些稟賦能否充份發揮,必須靠後天食物營養,脾胃是將食物轉化成能源的兵工廠,故稱後天之本,脾胃轉化而成的物質,就是氣血,是人體動力來源,是氣血生化之源。補脾胃化生氣血,我喜歡用山藥。

山藥,古稱薯蕷,先後因為避諱,演變而成山藥。因避唐代宗李豫名字,改名薯藥,再避宋英宗趙曙名字,變成山藥,沿用至今,以河南省懷慶府所產者品質優良,稱為懷山,但中醫處方要求藥名統一,接軌世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2020版》作標準,統稱山藥為宜。

山藥藥性平和,不寒不熱,作為小朋友的食療,最為恰當。它有乾品與鮮品,用作食療,後者更為適合。前者經硫黃炮製,平和變成溫熱,長期服食,較易上火。山藥食法,多種多樣,可以煲湯,可以炒食,可以清蒸,更可涼伴。既可煲粥,亦可磨粉放入米中,伴煮成飯,喜食香口,更可油炸,醮沙律醬進食。如此這般,天天新款,不會令小朋友望而生厭,寓補於食,脾胃復健,氣血漸生,自無貧血之慮。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