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加拿大輪候時間太長加上部分服務收費昂貴】愈來愈多患者赴海外就醫
(2025/5/10)



【明報專訊】由於輪候時間冗長加上本地醫療費用高昂,不少患者現今轉到海外就醫兔拖累病情。

多倫多居民范登伯格(Allyson Vandenberg)表示,當背痛已達難以忍受程度時,她甚至未踏入診所就遭拒診。

她說,有位醫生同意接診,但要等八個月,但最終預約卻在面診到來前取消。

她表示,在劇痛之下她開始考慮安樂死,並已經開始向親朋道別。

病情轉機出現在墨西哥友人介紹的醫生。

范登伯格說,通過電話和WhatsApp的溝通,自己感到安心,周一做檢查,周四就動手術。

范登伯格是眾多採用「醫療旅遊」的加拿大人之一,這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求生的手段。

加拿大醫學會數據顯示,髖關節置換、膝關節手術與白內障等非緊急手術普遍延誤,全國更有逾650萬人沒有家庭醫生。

安省格倫莫里斯(Glen Morris)的霍格斯特拉滕(Ronna Hoogstraten)飽受背痛與骶髂關節疼痛折磨六年後,決定飛往德國治療。

她說,自己的L5-S1椎間盤退化到只剩15%,其他椎間盤也開始滑脫。

她表示再拖下去恐怕要坐輪椅。

在提供MRI影像六天後,德國有診所就安排手術日期。

她感慨說道,加拿大這邊連轉介日期都沒等到。

滿地可居民哈丁-瓊斯(Celyn Harding-Jones,圖)帶著罕見腦瘤生活二十年後,被迫海外求醫。她說,為了活命必須出國。因為在加拿大找不到有相關經驗或願意動刀的神經外科醫生。

35歲時,她已出現猝倒症發作,連照顧孩子都困難。

她更批評省級醫療委員會的跨省就醫申請流程不透明,根本不考慮重症患者能否完成。

阿爾伯達省居民祖克(Louise Zuke)接到建議自費到海外接受手術,事後「可申請報銷」但卻無保障。至於轉介到安省或卑詩省就醫也無明確時程表。

退役加軍上尉貝克特(Jody Beckett)經退伍軍人事務部拖延後,自費10萬元在德國接受頸椎重建手術。她說,要花幾個月評估才肯核銷,但自己等不了那些繁文縟節。

西門菲莎大學教授克魯克斯(Valerie Crooks)指出,墨西哥因地理位置、低廉費用與免簽優勢成為首選;印度則因文化連結受青睞。她說,許多印裔加拿大人探親順便就醫。

東歐診所近年積極招攬國際病患,土耳其更成牙科與醫美熱點。滿地可居民米雷諾(Michelle F. Renaud)將赴土耳其進行兩顆牙齒的植牙手術。

她說,含機票總花費不到5,500元,加拿大報價卻要1萬元以上。

奧克維爾居哈多爾(Ken Hadall)在伊斯坦堡完成全口的牙冠、牙橋與貼片重建僅花4,800元,同樣療程本地牙醫開價要10萬。

克魯克斯透露,加勒比海國家正打造醫療觀光平台,從小手術到重大治療都包辦。然而她提到人們常忽略其他隱藏的成本,這包括旅費、住宿與術後併發症風險。

她強調,手術前務必諮詢家庭醫生,必須清楚了解流程,醫生能提供關鍵的復原建議。最大挑戰在返加後的跟進照護,加拿大醫生未必熟悉海外手術模式,難以提供適當後續治療。

對許多加人而言,海外就醫是突破本土醫療困境的無奈選擇。但克魯克斯強調,選擇海外就醫者必須權衡利弊,為醫療旅程做足準備。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