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敗選後改政治路線】博勵治以更加謙遜更人性化力圖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2025/5/10)



【明報專訊】大選落敗兩周後,加拿大保守黨啟動調整路線,除了改革媒體策略,還會重新包裝黨魁博勵治政治形象,以更加謙遜、更人性化力圖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儘管黨魁博勵治未能贏得自已選區的議席,支持者仍公開力挺,強調該黨得票率與議席增加,證明無需撤換領導層。但前保守黨主席巴瑟森(Rob Batherson)坦言,民眾不想聽『戰績輝煌』的自我安慰。

巴瑟森在哈利法克斯西選區敗給自由黨對手後表示,保守黨近年歷經內鬥與頻繁換帥,急需穩定而非重蹈覆轍。此觀點呼應博勵治近日表態,他承諾今夏將「傾聽民意」,保留競選經理珍妮·伯恩(Jenni Byrne)等核心成員,並納入更多意見。

卡加利中選區連任成功的保守黨議員麥克林(Greg McLean)透露,銀髮族群對該黨「抗特朗普力度不足」及「國會攻訐語調」深感不滿,轉而支持卡尼領導的自由黨。親近競選團隊人士則指,博勵治在英語辯論中流露「未能遍訪選民」的遺憾,以及談及特殊需求幼女的時刻,本該成為軟化形象的突破口。

有匿名人士強調,問責政府是反對黨天職,但溫和派選民需要看見博勵治柔性一面。

此轉型壓力因博勵治不僅敗選更失自已選區議席而加劇。

博轉戰阿省Battle River-Crowfoot選區的決定,正值該省反聯邦情緒升溫之際。

周二保守黨團閉門檢討會議前,前黨魁熙爾(Andrew Scheer)表態支持博勵治深耕阿省「以平息分離主義聲浪」。

會後黨團推舉這位議會內老將暫代議會領袖,資深策略師塔蘭特(David Tarrant)分析此舉意在「借重經驗又不威脅領導權」。

與此同時,黨內呼籲重用新科議員拓展票源。保守黨競選團隊人士點名新市-奧羅拉(Newmarket-Aurora)議員科貝娜(Sandra Cobena)與咸美頓東-斯通尼溪(Hamilton East-Stoney Creek)議員庫魯克(Ned Kuruc)等新血,稱其能鞏固基本支持並吸引新支持者。

敗選檢討亦觸及競選期間「擁抱網紅、冷落主流媒體」的爭議策略。

接近黨團人士坦言,鎖定TikTok與YouTube雖能接觸年輕族群,卻疏遠整天收看電視的65歲以上選民。

該人士透露必須在各平台平衡曝光,部分議員已獲准重返傳統媒體。此轉向反映保守黨在鞏固基本支持與開拓中間地帶間的兩難,如何既維持博勵治的民粹魅力,又展現足以執政的包容形象,將是未來四年重建工程的核心課題。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