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斬斷地方債灰色通道

[2014.10.05] 發表

為應對風險日益累積的地方債問題,中國官方採取了釜底抽薪的方式。國務院日前發文加強地方性政府債務管理,長期以來扮演「灰色通道」的地方融資平台成為「棄兒」,而中央政府「不救助」原則的明確,更是有望斬斷地方債肆無忌憚擴張過程中的「隱性擔保」。

2012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9.6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5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3.8萬億元。

灰色通道成「問題平台」

雖然從總體資料來看,全國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負債率為36.74%,低於國際上通常使用的60%負債率控制標準這一參考值。但伴隨茼a方債的擴張,與之相關聯的銀行壞帳等風險受到各方關注,成為一些機構唱空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理由。

由於地方政府沒有舉債權限,近年來伴隨茼a方債的擴張,全國陸續出現了近萬個地方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說明地方政府「曲線」融資。

灰色融資通道的存在,推高了政府融資的成本,隱藏了政府債務的風險。一些地方的融資平台更是成為腐敗的平台。近年來,多地都曾被爆政府官員在城投公司兼職的問題。

因此,官方此番明確要求剝離融資平台公司政府融資職能,並表示,地方政府債務不得通過企事業單位來舉借,舉債方式只能發行政府債券。

對於存量的償還,新規也做出明確規定,即甄別責任,不能出現「大家發財政府買單」的情形。首先是商業房地產開發等經營性項目要與政府脫u,完全推向市場,債務轉化為一般企業債務。對供水供氣、垃圾處理等公益性專案,則採取PP模式,政府有權為經營者提供財政補貼和定價支持,但沒有義務幫經營者承擔還款責任。對於的確屬於政府歸還的部分,也必須納入預算統一管理。

斬斷債務背後的隱形擔保

地方債風險的擴張,既有需求側的地方政府以及融資平台缺乏監管的原因,也和供給端各路資金的肆無忌憚有關係。

目前,內地對於地方自主發債的試點出現的一個十分引人關注的問題,就是不同城市債券的利率和當地債務風險並沒有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

這一現象和資金提供者肆無忌憚的背後有茪@個同樣的邏輯:既無論當地有茷蝻邞滬滅I,中央政府都將成為最終的還款人。

此番國務院的新規,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容就是斬斷這種隱性擔保。新規表示,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地方政府需要壓縮公用經費、處置存量資產等方式,多管道籌集資金償還債務,相關人員也會被追究責任。

對於上述措施均使用後,地方政府仍有債務缺口,屆時中央政府是否依然不救助,新規尚無明確表態。但即便如此,明確不救助原則,已經朝荓棯_隱形擔保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