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鄧紫棋(G.E.M)認為香港樂壇已去到「不如徹底珝嚏A再重新來過」的階段。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4000居民抗議 上海電池廠叫停
知識增益﹕群體抗爭20年增數倍 主因徵地拆遷
時事點對點﹕亞太經合會議 中美自貿區角力
知識增益﹕APEC是什麼?
時事點對點﹕智障者家人缺乏支援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G.E.M﹕港樂壇要珝嶺咧
今日香港﹕生活素質×文化產業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港產小天后鄧紫棋(G.E.M)近日接受《明報》訪問,分析本港樂壇的興衰因由。G.E.M自參加《我是歌手》節目後,在大中華地區為人熟悉,近來主力在內地發展,她表示,香港的樂壇曾經自由盛放,但未有好好利用自由的優勢,被其他地區急起直追。G.E.M表示,香港的娛樂公司和媒體多年形成的「壟斷體制」成為樂壇不思進取的保護傘,遏制了創新歌手的發展。近年樂壇只重複過往成功例子,沒有創新的作品,G.E.M更認為「香港樂壇已去到一個不如徹底珝壎式A重新來過的階段」。

版權法落後歐美10年

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說,香港流行音樂的全盛時期是1989年,當年香港市場消費的唱片高達25億元,其中有六成半至七成是本土出品。

他續說,香港版權法長期落後歐美10多年,90年代翻版CD工廠興起和2000年後互聯網蓬勃發展,終釀成惡果。至2013年,香港唱片的消費已不超過4億元,香港本土出品的音樂跌至五成,海外銷售收益更是不堪提。

黃耀明:本地創作空間減少

樂隊「達明一派」主唱黃耀明認為,由於香港近年面向內地市場,本地的言論自由創作空間減少,加上傳媒的自我審查,令作品開始有局限。他指現今香港樂壇,有傳媒工具在手的人沒以前那麼大膽討論時政,令本地有趣的音樂未必能成為主流。

政府欠宏觀創意產業規劃

對於香港「樂壇已死」,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質疑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宏觀的政策規劃,令香港失去市場優勢。他認為港府仍停留在不干預自由市場的舊思維,令沒有資金來源的香港本土音樂很難突破競爭,得以外銷。

——綜合《明報》報道

《明報通通識》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G.E.M﹕港樂壇要珝嶺咧
知識增益﹕非物質文化產業衡量生活素質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