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貴家貧 多市供樓難 佔家庭稅後收入54%

[2015.09.30] 發表
全國10個主要城市之中﹐多倫多屋價難以負擔程度僅次於溫哥華。

根據信用重組諮詢服務機構(Consolidated Credit)的分析﹐多倫多家庭的供樓負擔佔了稅後收入54%﹐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最難負擔排行榜中屬第2高﹐僅次於溫哥華。

這個非牟利機構以稅後家庭中位收入的25%為置業可負擔水平的分界線﹐並且以加拿大地產商會(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所公布7月份平均屋價、25年還本期﹐以及2.7厘息口來計算供樓開支﹐當中不包括水電等方面的費用。

加拿大統計局最新發表的2013年數據﹐多倫多家庭中位入息是72,830元﹐若然需要應付609,236元的平均屋價﹐供樓所佔的稅後收入份額達到54%﹐遠遠超離了25%的設定標準。溫哥華的情況更加惡劣。當地的房屋均價於7月份上升至866,772元﹐比多倫多高出了接近26萬元﹐但家庭中位入息卻只超過多倫多560元﹐因此供樓開支的比率高達71%。

總的來說﹐對於那些有意在大西洋省份以外的大城市買屋的首次置業人士來說﹐分析所得的結果並不是很好的消息﹐例外的只是利載拿。

在今次的研究所覆蓋的城市﹐只有沙洛城、聖約翰、利載拿及聖約翰斯的供樓開支分別佔稅後家庭中位收入的19%至25%﹐符合可以負擔的標準。哈利法克斯及溫尼辟所需要的份額則依次是27%及28%﹐剛剛超出標準﹐但也許可視為勉強可以負擔水平。

卡加利及滿地可均屬於不可以負擔之列﹐因為供樓開支佔稅後家庭中位收入的份額略分別高至30%至31%。

該機構在報告指出﹐一些人會認為供樓開支佔收入25%沒有問題﹐甚至乎高至30%也可以應付得來。這未必不可能﹐但生活會變得吃力﹐而且儲蓄應急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根據聯邦政府房屋機構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所採用的標準﹐可負擔能力上限是總收入的32%﹐若採用這個標準﹐除了多倫多及溫哥華之外﹐所有的城市都符合可負擔能力範圍之內。Consolidated Credit表示﹐建議採用淨收入25%為上限﹐原因是出於可持續預算的考慮﹐以能有餘錢儲蓄及應付其他的財務開支。

該機構指出﹐勉強應付按揭還款無疑是置身於財政懸崖邊緣。如果沒有能力儲蓄﹐一旦失業或因為突然失去工作能力﹐便會遇到困難。

此外﹐房貸負擔過重也會影響日常的生活質素﹐因為在支付了定期的供款之後﹐便要節衣縮食﹐也無力負擔娛樂。一些人甚至乎需要動用高息的信用卡來應付日常的開支。

這個信用重組諮詢機構指出﹐樓市熾熱及屋價上升可能已令到新業主變得屋貴家貧﹐而有意置業的人應避免操之過急﹐適宜在有足夠入息及儲蓄了20%首期才入市。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