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專欄:《反噬效應》

[2016.02.09] 發表

文 麥煒和 | 圖 Don Mak

科技的原意是讓人類可以享受安穩舒泰的生活,但由於某些能夠或不能預計的原因,科技卻不斷反過來拖我們後腳,往往造成「贏粒糖、輸間廠」的局面。以上便是 Edward Tenner著作《Why Things Bite Back》講述的「反噬效應」,類似情況也經常見於醫療系統之中。

個案一:電視劇《House》的主角是名癮君子,現實中,確曾有醫護被揭發竊取病房的受管制藥物自用,此後,但凡嗎啡類止痛藥及鎮靜劑也要鎖好,提取藥物前必須經由護士長落簿,登記時間、劑量和病人資料。措施杜絕了監守自盜的問題,但是,這做法會讓人覺得嗎啡是不應使用的藥物,繁複的程序也令護士產生抗拒感。結果是,很多真正需要止痛藥的如末期癌症病人,在政策下也難以得到足夠的治療。

個案二:藥物事故大家也時有聽聞,病房給患者服用了不適當的藥物,結果引發過敏或相沖反應。院方的應對方法是從此禁止在病房貯存藥物,所有醫生處方要先經藥劑部核對,才可供藥給患者。這措施沒錯能減低失誤的風險,不過,送藥紙、對藥、執藥、配藥,每個步驟也需要時間,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早前便有血癌病人因等不及抗生素而失救,其延誤也是由於累贅的流程,及禁止病房貯存藥物的政策。

個案三: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最初的傳播是起於患者用了噴霧器(Nebulizer),結果令感染在病房擴散,為了防止同類型事件發生,病房之後便一律禁用噴霧器。然而,尤其慢阻肺病及哮喘病人,噴霧器能十分有效地把藥物直接注入氣道,迅速穩定他們的病情,十多年間,被禁用噴霧器累及的,可能比沙士還要多。

臨床醫學可貴之處是其靈活性及善用common sense,即是陶傑所說的判斷力、感應力與思考力,以矯枉過正的政策取代之,不判斷,不感應,不思考,自己遲早也必遭反噬。

更多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