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周日在專售賣中學教科書的書店,學生及家長絡繹不絕。雖有學生已買齊書單的書,但仍有不少學生欠數本,他們大多表示若開學前仍未能買到,便會選擇二手書。(蘇智鑫攝)
放大
 
不願上鏡的鄭同學專程由柴灣到油麻地買初中通識「生活與社會」教科書,他指7月中起買書,但獨欠這本,便四出尋找此書,分別到中環、灣仔、銅鑼灣及上環的書店均未見該書鶻v,故終於買到「好開心」。他又指因為該書較少學校採用,較熱門單元難覓。(黃津琪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屢稱財困 外籍男騙中年婦150萬
低津申請高估數量 張建宗:明年中檢討
民間特首「跑馬仔」 馬逢國選本土劉華 周博賢撐問責黎明
周博賢沒看狂舞派 批電影基金資助少
馬逢國有聽山林道 稱廣東歌前景光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分單元出售 書局難全入貨 買通識書 學生撲足一個月

【明報專訊】暑假接近尾聲,學生都趁此段時間四出買書,有居柴灣的初中學生說,為買「生活與社會」科其中一本教科書,找了港九5間書局才購得。書店負責人表示,教育局年前要求出版商把「生活與社會」(初中通識)科分單元送審,往往牽涉近30本書,書局難全部入貨,令學生家長較難買齊書。

另外,教育局於5月中旬發信予出版商,要求書商獨立出售課本及原先隨書附有的學材(如作業、光碟) ,又呼籲出版商,如遇書商拒絕此做法,可通知學校用家及教育局,有書商認為此觸犯《競爭法》而沒有跟從。

課本分拆學材便宜1元

本報記者昨到油尖旺區書店觀察學生購書情G,居於柴灣的姓鄭的中三學生,為他書單上還未買到的最後一本書奔波整個月,「我由7月中找了5間書店,終於買到了」,這本書是「生活與社會」科的其中一個單元,而該科設29個單元,一般中學只會選取當中3個單元。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漢基指出,由於編寫「生活與社會」的出版商至少6間,「若我入齊6間出版社的中、英版本,起碼有348本書,即使有地方放也會有很多賣不去」。他指過去一向做法是只選取較熱門的出版商及單元,如多人查詢才會訂購其他單元,令較少學校選擇的出版商及單元變得「難搵」。

另一名家長黃太亦表示,找了3間書店仍未買到其中一本高中通識教科書,她憶述過往3年為兒子買書,「生活與社會」科往往都較難買到,有時直至開學半個月後才能購置。

此外,教育局於2011年起分階段推出「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本為免課本與教材綑綁銷售,盼減輕家長負擔;該局今年再下一城,要求出版商向書店提出,課本零售商獨立出售課本及學材。不過,某出版社的課本及學材套裝售價本為45元,單書售44元,但單售工作紙則售16元 ,套裝及單書售價雖只相差1元,但出版商因需先統計有多少學校使用套裝或只購買書或學材,令今年遲了印刷。

校長會:未見書價跌 須檢討政策

石漢基指出,幸今年仍有大部分學校使用套裝,令書供應只是遲了兩星期,他擔心以後一半學校使用套裝,一半只使用書或學材,便會令出版商及書店失預算,最後影響的仍是學生及家長。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指出,教材分拆原意雖好,但實施以後看不到書價有下跌[象,也令出版商及書店叫苦連天,認為教育局應檢討執行細節。

 
 
今日相關新聞
分單元出售 書局難全入貨 買通識書 學生撲足一個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