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種4挑戰 專家警告未治本
促續社交距離戴口罩解危機
隨虓s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究近日接連出現重大突破,各界熱切期望疫苗正式面世,終結疫情。惟要達到廣泛接種,以有效建立群體免疫,仍面對最少4項重大挑戰,包括疫苗運輸及儲存困難、醫護人員短缺、對疫苗的信心不足以至拒絕接種等。專家警告不應指望疫苗是終結疫情的萬靈丹,而需加強公共衛生措施,例如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及戴口罩等,才有望解決公共衛生危機。
華府料下月底2000萬人可接種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昨(17日)累計逾5500萬,死亡人數迫近133萬,近日疫苗研發的捷報尤令人鼓舞: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及生物科技大廠Moderna(莫德納)先後宣布,研發中的疫苗臨H測試防護力超過90%,中國科興、強生等廠商亦正展開疫苗最後階段測試(見表)。英國、加拿大、日本、歐盟等地先後與藥廠達成疫苗供應協議。確診人數最多的美國亦已向輝瑞、阿斯利康、塞諾菲等廠商訂購數億劑疫苗。華府推動疫苗加快研發生產的「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負責人估計,到12月底約有2000萬人可接種疫苗,明年春天全國會有多達四分之一人口接種。
香港衛生署昨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已參與COVID-19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正與不同疫苗製造商商討預先採購協議,會適時就採購安排作出公布。
資源人手短缺 大量接種變重擔
不過普及接種疫苗仍有重重障礙。以美國為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每年協助向全國發送的疫苗約8000萬劑,但未來卻可能在數月內發送億計新冠疫苗,儲存可能成為難題。輝瑞及BioNTech疫苗需保存於-70℃的極低溫環境,大部分國家的醫療設施不足以應付。雖然輝瑞設計出可重用冷凍運輸盒,可保存疫苗10天,但運輸盒不能多次開啟以免失保冷功能,而用於保冷的乾冰不可經空運及海運,亦妨礙運往偏遠地區。
疫下醫護人手短缺加劇亦妨礙接種進度,同時研發中的疫苗大多須接種兩劑才有效果,相關資料管理將成重擔。美國地方醫護組織ASTHO指出,各州估計需政府額外撥款83億美元(約650億港元)應付疫苗分發、人手訓練等需要,但在疫情持續甚至惡化下,用於疫苗接種的資源很快便會耗盡。
《美國預防醫學期刊》今年6月公布的分析顯示,假設美國單靠接種疫苗消滅疫情,便需以防護力最少達八成的疫苗,為75%國民接種。不過如何取信於國民可能是首個難關,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博利基(Thomas Bollyky)在《大西洋》雜誌撰文指出,現今研發進度領先的兩款疫苗都採用了突破性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此前FDA從未批核同類疫苗。他說,過往十多年全球反疫苗運動已令多地接種率下降,新疫苗如何爭取公眾信任將是挑戰。
世衛早前估計,新冠疫苗要到明年中才有望廣泛接種。得州衛生官員沙阿(Umair Shah)稱,在疫苗未普及前,防範疫情的最佳方式仍是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及勤洗手。
(衛報/NBC/大西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