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急換肝 妻稱曾服清瘟止痛藥 曾患乙肝沒染疫 中醫學院學者:肝病者兩藥同服傷害大

[2022.03.13] 發表
近日大批市民搶購連花清瘟膠囊,中大中醫學院發展部主任鍾志豪稱,市民服藥前最好先諮詢中醫,並按說明書上的劑量服用。(劉焌陶攝)
屯門友愛h愛義樓昨午2時起圍封強檢,目標至今午1時完成行動,而昨午強檢設施內有派發由中央透過內地生產商給予香港的「連花清瘟膠囊」(圖直幡後方)。(蘇智鑫攝)
中大中醫學院發展部主任鍾志豪稱,連花清瘟膠囊的「大黃」及「廣藿香」兩種成分,據現有文獻,若過量服用,其化學成分有可能造成肝損傷。根據藥廠網站,連花清瘟膠囊內含「大黃」,盒內說明書則未見列出(圖)。

【明報專訊】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部分染疫者求醫無門,不少市民儲備藥物,近日一名被指曾服過中藥及西藥的逾50歲沒染疫男子,因急性肝衰竭需換肝,消息指其妻報稱他曾服止痛藥及連花清瘟膠囊等,但資訊不清晰,暫無法確定是有關藥物引致換肝。綜合中西醫意見,過量服中藥或西藥均可傷肝,中大中醫學院發展部主任鍾志豪提醒市民,連花清瘟偏寒,只適用於治療,不可作預防,若沒發病服用,或反令體質轉虛。

暫無證據顯示藥物所致

消息人士向本報稱,一名50餘歲沒染疫男子於上周四(10日)接受肝移植手術,他轉到瑪麗醫院時已昏迷,未能錄取詳細病歷,因此不確定他曾否服用連花清瘟膠囊,而患者病情較複雜,暫未有證據顯示是由藥物引致。消息稱他曾患乙型肝炎,其妻報稱他出現眼黃、小便呈茶色前,曾服中藥及西藥,包括止痛藥及小量蓮花清瘟膠囊等。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在疫情記者會沒回應上述個案,只稱不同人體質、病因、適合使用中藥的情G等都不同,市民服藥前應諮詢中醫師,醫管局中醫部設熱線1834 511。

內地捐港的3款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共45萬盒,商經局長邱騰華上月25日曾稱有關中成藥須中醫處方。他又稱,若有需要,政府樂意將剩餘中成藥與民眾分享,但中成藥屬藥物,須保持審慎。政府其後將部分中成藥交民間團體派發。選委會界別議員梁毓偉稱,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及香港青年聯會義工團包裝的抗疫物資有中成藥,內附單張提醒服用前閱說明書,有需要時詢問醫生或中醫師。

鍾志豪:清瘟成分較高肝毒性

只作治療 不可作預防

中大中醫學院發展部主任鍾志豪稱,連花清瘟含大黃及廣藿香,據現有文獻,其化學成分較其他藥材有較高的肝毒性,如不恰當使用,例如過量服用或與其他中西藥同服,有可能傷肝。他說,如本身已有肝病,並同時服連花清瘟及撲熱息痛,對肝臟損害之大有可能導致換肝,惟他強調每人體質不同,仍需查明患者整體狀G,才能確認相關可能,不應單憑連花清瘟含相關成分便斷言藥物有毒性。他又稱,肝病者不是一刀切不能服連花清瘟,最好先諮詢中醫,並按說明書劑量服用。

西醫:過量撲熱息痛亦傷肝

港大外科學系名譽臨H教授陳詩正稱,各人對撲熱息痛承受力不同,受其肝功能及體型影響,肝硬化、體重較輕者承受力較低,一般如一日服逾8粒劑量為500毫克的撲熱息痛,肝臟需同時分解大量物質,負荷過大會造成損害,如一日服40粒,或需換肝甚或致命,但如患者及時入院接受解藥治療,則尚有機會逆轉。

有資深腸胃肝臟科醫生稱,中藥及西藥都由無數化學物質組成,人體吸收後主要靠肝處理及排出,香港約一成人患乙肝,病毒能消失的機會僅0.5%。他說中成藥或含抑制免疫系統成分,例如治療喉痛消炎成分如天然植物類固醇,再加上服用可減弱肝臟排毒功能的撲熱息痛,有可能令乙肝病毒量突然上升而引發急性肝炎,導致肝衰竭。他強調不可說有乙肝者就不可服連花清瘟,要弄清該個案是否由藥物引致肝衰竭。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港府應對第五波新冠疫情遭各方批評,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認為,抗疫過程反映港府多處管治、協調、危機管理問題,日後有必要成立獨立於政府... 詳情
【明報專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前日主持第八次援港抗疫協調會時,除重申支持特區政府擔起主體責任等,有別過往的發言,夏特別提醒港府要全力提升救治能... 詳情
邱騰華:經濟難靠內部消費 「咬緊牙關」可反彈
【明報專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表示,本港今年承受很大困難,難以靠內部消費推動經濟,但相信只要「咬緊牙關」克服疫情... 詳情
第三方艙交付 李家超:首兩個八成使用率達標
【明報專訊】由中央援建的第三個社區隔離設施、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社區隔離設施(又稱方艙醫院)昨交付使用。到場視察的政務司長李家超稱... 詳情
增27647宗連跌三日 梁蠸摮珙蒺h場標準 林鄭:倘個案降 訂處所開放路線圖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個案繼續維持在五位數水平,連續第三日下跌,昨增27,647宗陽性個案,但留醫人數續升,且已破萬人,重症亦有452宗。醫管...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