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灣區人才港開幕 一站實現四大功能 服務交流展示創新 暫須內部預約

[2022.04.19] 發表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上月底在廣州正式營運,內設服務中心、交流中心等為大灣區人才提供生活、就業、創新等一站式服務。(劉曉宇攝)

【明報專訊】號稱為大灣區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上月31日在廣州「開港」,目標為面向海內外締造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內設人才公共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創新交流中心等,人才可享安居落戶、子女入學、交流培訓、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保障。不過人才港目前暫未對外公共開放,須通過內部預約才能享受「一站式」服務。

設於廣州 助安居子女入學等

集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

人才港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社廳)組織建設,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壬豐商務大廈,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共6層樓,包括公共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創新交流中心、高技能人才創新交流中心等6個核心功能區,集合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全國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等國家級平台。開幕當天,華為、南方航空、建設銀行、深圳先進研究院、季華實驗室等20間企業與人才港達成戰略合作,將12個優質項目放在人才港作路演。

與華為等企業合作辦路演

省人社廳指出,人才港以推動人才服務升級與人才成果轉化為核心,一站實現服務、交流、展示、創新四大功能,其中5樓人才公共服務中心設有自助機、機器人引導、智能語音、專家一對一等多種形式服務,為海內外人才提供留學、商業、科技、法律、知識產權、金融、稅務等綜合業務諮詢服務,以及為人才安居落戶、子女入學、交通出行等14項優惠政策提供便捷服務;高層次人才創新交流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創新交流中心則會舉辦人才交流培訓、學術研討、項目對接等活動,展示各類創新創業成果,並可為離岸人才、海歸人才搭建產學研交流平台,促進海內外人才合作,推動項目孵化落地。

記者本月8日前往人才港,雖然大樓門口及玻璃外牆均已掛上名牌,但前台工作人員表示,人才港暫未對外開放,須透過內部人士預約才可進入,並透露近日亦有一些人見到新聞前來諮詢,都因未有預約而摸了門釘。

功能擬複製至全省縣市

人才港是廣東省委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項目,也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廣東省政府戰略合作協議重要內容,除了宣稱提供全方位及一站式服務,人才港日後還將功能複製至全省其他縣市,打造「省級主港+市縣分港」、「實體港+雲港」的全省一體化服務平台體系,強化灣區對港澳乃至全球人才的匯聚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認為,人才港創造了廣闊的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提供便利的交流空間,為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搭建精準對接橋樑,將有利於吸引更多科技創新人才投身灣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博士後高瑛表示,有了人才港,許多腫瘤防治創新項目就可以在港內作路演和人才精準推介,讓研究更快轉化落地,讓市民更早享受到醫學研究成果。

明報記者 劉曉宇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前陣子有晚遇到一個深圳朋友,一見面他就向我大吐苦水,因為他的健康碼突然黃了。 若在深圳疫情爆發、全市多區封控下,突然黃碼其...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投注站最快周四開 暫未受注
【明報專訊】受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而關閉近3個月麰輕靾仱邢|投注站,最快會鬘貍P四(21日)重新開放,但開放初期唔會接受任何投注服務,市民... 詳情
【Emily】3D印樹+水底攝影 揭紅樹林魚仔奧秘
【明報專訊】紅樹林係香港以至珠江河口一帶麰垠n生態系統,機管局成立改善海洋生態基金,資助中文大學團隊,進行全球首創結合「攝影測量」和3D打印...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周四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市民終於可以有番灡T樂,對於一直陪伴主人留家抗疫鴾簬艦蝳釵n消息。康文署噚日宣布,周四起會鬖h區增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