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寶庫:告別文盲

[2022.05.30] 發表
被稱為「高考工廠」的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中學2013年畢業班學生撕書。(中新社)
「兩免一補」政策是中央政府解決三農問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措施。圖為甘肅省會寧縣山區的小學生在晨讀。(新華社)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2022年4月國家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其中《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將勞動課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抽出成獨立課程,按不同學習階段制定學習目標,包括煮飯、種菜、飼養家畜及維修家電。

根據《課程標準》,新方案下的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一課時。課程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製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等。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學習任務,涵蓋小一至中六。例如小一至小二學生要揀菜、洗菜等,中一至中三則要獨立製作午餐或晚餐的3至4道菜等,另要學習簡單拆卸或維修家用電器。

教育部表示,設置勞動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透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網民對新版勞動課反應不一,有人稱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亦有人認為「無非是累家長」、「現在的孩子作業那麼多,哪有時間」。

.主要相關課題: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

●基礎知識

掃盲運動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全國展開掃盲運動,各地開辦識字班、掃盲班,1951年解放軍西南軍區文化教員祁建華發表「速成識字法」,提出借助注音字母輔助以提高識字速度。1956年國務院公布《漢字簡化方案》,認為學習簡化字比繁體字容易,加快掃盲速度。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下降至約52%。

隨茪漲a義務教育制度趨完善,近年文盲問題大幅改善。2021年頒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15歲以上文盲人口約3775萬,文盲率由2010年的4.08%下降至2.67%,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程度者由8930人上升至15,467人,平均受教育年期由9.08年上升至9.91年。

●中國教育里程碑及文盲率*(圖)

1945年:時任領導人毛澤東提出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重要工作

1949年:新中國成立,全國約5.5億人中有逾4億是文盲

1950年: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第一次工農教育會議,明確提出「推行識字教育,逐步減少文盲」

1952年:教育部發出《關於各地開展「速成識字法」的教學實驗工作的通知》,以「速成識字法」推行掃盲運動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高考制度中斷10年

1977年:《人民日報》刊發《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高考制度恢復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實行9年義務教育,列明滿6歲兒童須接受義務教育,條件較差的地區可推遲至7歲;義務教育可分為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階段

1993年:中央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科技體制改革需要的教育體制

1995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001年:國務院稱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對貧困鄉村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以助因貧輟學學生重返校園

2003年:中央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重點發展農村義務教育

2008年: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

2017年:城鄉統一「兩免一補」政策

2021年:

國務院發表《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教育部發表《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以下為重點政策:

˙禁止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

˙小學一、二年級不設書面家課和筆試;其他年級只設期末考試

˙小學三至六年級家課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1小時;初中則不超過90分鐘

˙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職教高考」

國務院2021年10月發布《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目標2025年完成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2035年整體職業教育水平列入世界前列,大幅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

具體措施包括內地政府提出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啟蒙教育,培養相關技能、興趣、愛好和生涯規劃意識,優先發展新興產業所需人才培訓,加快建立學前、護理、康養、家政等缺乏人才的專業,改造及升級鋼鐵冶金、化工醫藥、建築工程、輕紡製造等傳統專業。(圖)

.2020年高中教育比例(表)

●知識增益

「高考工廠」

高考包括語文、數學、物理、歷史等,總分為750分,各省設大專院校收生最低錄取分數線。

內地每年約有1000萬名考生參加高考,「一試定生死」令學生壓力非常大,知名院校競爭激烈,出現不少「高考工廠」中學。河北省衡水泰華中學曾以「軍事化管理」聞名全國,安徽省毛坦廠中學以操練高考、助學生升讀北京和清華等著名大學聞名,吸引學生跨省報讀。

學生高考壓力沉重,近年不少學生於考試前「撕書吼樓」,即於學校集體撕書、撕考卷,或在教學大樓吼叫。2016年5月廈門市教育局發布通知,稱高三考生藉由撕教科書、在教學樓吼叫等方式宣泄高考壓力「背離了學校育人的宗旨,應予以糾正」。

●關鍵字

˙文盲率 (literacy rate)

˙義務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國家競爭力(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答一答

以下哪項不是「雙減」意見的政策?

A. 禁止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

B. 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C. 小學三至六年級只設一次期末考試

D. 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設書面家課

文字整理:曾卓盈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31期]

更多教育
快問快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明報專訊】根據國家《憲法》,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人大)。全國人大... 詳情
焦點新聞:故宮館收入場費 料暑假開幕
【明報專訊】■(「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2022年中開幕,將展出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900... 詳情
新聞解碼:天文台新雷達測暴雨
【明報專訊】雨季來臨,我們可透過天文台的天氣預測,預先知道未來9天雨勢,出門時帶備雨傘,做足準備。降雨預測取自氣象雷達數據,天文台現正試用新... 詳情
【明報專訊】1. 無線電波 2. 第二次世界大戰 3. 3公里 4. 降雨率 5. 6分鐘 6. 12分鐘 ... 詳情
STEAM足[:翼龍怎樣飛?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最近有新發現,原來有一種小型翼龍能在水面上起飛呢!而且翼龍不是恐龍,只是恐龍的近親,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