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測試「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成功
官方公布第五次試驗 稱「不針對任何國家」
國防部網站前日(19日)深夜發布消息,當晚中國在境內進行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預期目的。國防部稱,試驗是防禦性,不針對任何國家。這是中國第五次公布成功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有軍事專家昨日表示,這代表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未來估計海基反導攔截技術亦會實現「零的突破」。明報記者
與以往一樣,軍方公布相關試驗時,並沒透露實施攔截的導彈是「紅旗-19」、「東風-17」或「東風-31」改良型還是其他型號。不過,去年中國公布有關試驗時,有英國專家認為,解放軍使用的攔截彈是「東風-31」型洲際導彈的改進型,美國國防部則稱該彈為「動能-1」型;還有美國軍事媒體懷疑是「紅旗-19」型。
反導攔截技術按發射地分為陸基、海基和天基,分別指反導系統在陸地、海上和天空發射。而對於陸基反導技術,主要分三個階段(見圖)。
第一階段是初段,或者叫上升段,從導彈點火升空到末級引擎停機為止。第二階段是中段,從末級引擎關機開始,到導彈再入大氣層為止。第三階段為末段,也叫再入段,也就是再入大氣層到降落的飛行階段。
攔截分3階段
薩德愛國者屬末段
《環球時報》稱,通常初段導彈速度慢、軌[單一,攔截難度最小,對己方的附帶傷害小。但此時導彈往往還處於對方領土或領空範圍,要突破重重防禦實際上非常困難。末段則最常見,愛國者(美國)、薩德系統(美國)、S400防空系統(俄羅斯)等都屬末段攔截,但末段導彈飛行速度極快,且彈頭已與彈體分離,不但體積小,還可能釋放假彈頭等干擾手段,攔截也更困難。即便攔截成功,導彈殘骸也可能落在本土造成附帶傷害。因此中段攔截就成為針對中遠程導彈及洲際導彈的重要技術。在彈道導彈飛行中段實施攔截,時間相對較長,但由於此時導彈的彈道高度比較高,攔截亦不容易。
本港軍事專家梁國樑對本報表示,自2010年來官方公布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至少5次,但實際應有18次之多。今次官方公布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說明一是中國在陸基中段反導技術上又提升一步,已經掌握中段反導攔截相關技術,攔截成功率、可靠程度都有較大提升,已具有戰鬥力。其次是面對國際變幻不定局勢,以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踩底線」,企圖「以台制華」,「中國通過這種特殊的『身體語言』向美國發出警告」。
海基未成功
專家:福建艦快填補空白
目前中美兩國都有採用陸基的中段攔截方式,不過在海基攔截上,中國目前仍是空白。梁國樑表示,隨茪什055萬噸級驅逐艦入列和新的艦母(福建艦)下水,相信這個空白很快就能填補。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蘇浩在騰訊網發表署名文章亦稱,譕茬偽礞互q反導技術的不斷突破,未來中國或將相關技術和裝備安裝到水面平台上,建立海基國土防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