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街症改零時登記上午返回 免排通宵
【明報專訊】衛生署現有11間診所提供牙科街症服務。本報上月15日報道,本港牙醫與人口比例低於不少發達地區及內地,公營牙科服務供求緊張,有基層需通宵排隊等剝牙。衛生署昨公布改善牙科診所緊急街症服務登記安排,明日起衛生署轄下6間診所推行「初步登記」,凌晨起接受求診者登記資料,其後可離開診所,以免通宵排隊。關注基層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幹事彭鴻昌認為新安排治標不治本,基層只會提早到診所排隊輪候登記。
彭鴻昌稱不治本 只推前排隊時間
衛生署表示,明日(5日)起,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牙科診所、荃灣牙科診所、仁愛牙科診所及元朗政府合署牙科診所,將在街症服務當天凌晨零時開始,為輪候者初步登記個人資料及核對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每人只可登記一次,當登記人數達派籌名額上限,職員會停止初步登記。市民完成初步登記可離開,並於當天上午原定派籌時間返回,正式取籌及登記,以免通宵輪候。觀塘牙科診所和九龍城牙科診所分別於本月14及15日起推行相關安排,衛生署會因應人手及診所實際運作,將新安排擴展至其餘3間市區牙科診所。
彭鴻昌認為,新安排雖可讓市民毋須通宵排隊,但牙醫服務供求緊張問題未解決,只會令市民提早下午或夜晚較早時間到診所輪候登記,治標不治本。他說,現時本港牙醫人口比例極低,在公營診所執業的牙醫更少,惟不少基層難負擔私家診所的牙醫服務費用,只能排隊輪候公營診所。他建議當局長遠應增加牙醫人手,中期推動私家診所向基層提供資助牙醫服務,紓緩供求緊張,否則如何改善輪候方法亦無補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