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樽裝涼茶 黃金比例擊退秋老虎

[2022.10.08] 發表
潤肺清熱:秋季選購樽裝涼茶時,宜揀選兼具潤肺及清熱功效的茶飲,提防「秋老虎」!(設計圖片,jimmyan@iStockphoto)
糖尿慎吃:中醫指,蜜糖有潤燥之效;營養師則提醒,蜜糖熱量和砂糖睇齊,升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Ljupco@iStockphoto)
羅漢果
無花果
無糖草本茶:營養師建議選擇無糖草本茶。(李欣敏攝)
椰菜煮天貝

秋風起,天氣乾燥,不少人感到喉嚨乾、皮膚癢。超市、便利店有不少宣稱具滋潤功效的樽裝涼茶,如雪梨茶、參蜜、羅漢果茶、川貝枇杷蜜等,可否紓緩徵狀?哪款最適合秋天飲用?

今個秋天屢破最高溫紀錄,乾燥兼夾酷熱;中醫提醒,提防「秋老虎」,潤燥清熱要有黃金比例!

文:植蔚卿、李欣敏

遇上「秋燥」,肺容易被燥傷,出現口乾舌燥、鼻塞、咳嗽、失眠等徵狀。註冊中醫彭明慧表示,秋季注重潤燥:雪梨茶、花旗參蜜、羅漢果茶、川貝枇杷蜜偏涼,有潤燥清熱作用,適合秋季飲用。

認清「蜜」成分 糖太多反「生濕」

根據中醫學說,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亦同時與五色「青、赤、黃、白、黑」相對應。「秋天五行對應金,而肺屬金,對應白色,故秋天養生以潤肺為主,白色食物如雪梨、乾無花果、海底椰等均可潤肺,或川貝枇杷蜜中的川貝及桔梗有化痰止咳之效,秋天適用。」彭明慧說。

另外,不少人選擇加入「蜜」的飲品,希望收滋潤之效。彭明慧提醒,要先清楚是哪一種「蜜」。以柑桔蜜為例,柑桔有潤肺功效,如只加入具消炎作用的蜜糖,助秋季潤燥。但果蜜如百香果蜜、士多啤梨蜜,主要由果汁和糖製成,未必幫助秋季潤燥,「秋季食用入肺經的食材才是『潤燥』,如飲料加入太多糖會『生濕』,不能潤燥」。

潤燥清熱6比4涼茶最適合

即使天氣乾燥,亦不代表熱氣、濕熱問題隨之消失。彭明慧提醒,秋天注重潤肺之時,亦需小心提防「秋老虎」出沒。初秋暑熱未消,氣溫仍相當高,故仍然有清熱需要。建議選擇同時具潤燥和清熱功效的涼茶,潤燥清熱比例為6比4,如竹蔗茅根、羅漢果茶,較適用於秋季。如燥熱體質者,或可選藥性偏涼的銀菊露。

但如何按自己體質選擇適合涼茶?彭明慧表示,很多病人求診時喜歡問自己屬於「寒底」或「熱底」,從中醫角度看,「人一出生並沒有分寒或熱底,所謂『底』視乎其飲食、居住氣候、生活模式,令他出現相關體質」,不同節氣可有不同體質。體質可分實火、虛火、濕熱等,講求「熱者涼之」,有「熱」才需要「涼」。故體質偏熱或有熱性徵狀人士,如經常出現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生痱滋、咬到牙肉、口苦口臭、舌苔黃厚、大便乾涸或便秘,便需要飲涼茶瀉熱。

重火喝廿四味 少許熱氣選雞骨草

若分不清體質屬於實火抑或虛火,或致愈飲愈虛,適得其反!彭指出,人體正常是陰陽平衡,舉例說,陰陽在體內各佔50%,如陽氣高於50%,屬於實火(熱性體質),需要降火,可按不同程度的實火選擇合適涼茶;重火人士可喝廿四味,有少許熱氣則可選擇雞骨草和火麻仁清熱。而虛火或虛熱則指陽氣屬正常水平,但陰津較少,喝涼茶會降陽氣致陰陽兩虛,出現疲倦等症狀。故虛火者不適合飲用涼茶,而是要滋陰潤燥生津,如飲用以無花果、玉竹、沙參等食材煲成的飲料,補充人體水分。

實火徵狀:

•容易煩躁

•面色火紅、多眼垢

•小便濃黃、氣味重

•口乾口苦

•鼻及額頭多見爆瘡

•舌質紅、苔黃厚

虛火徵狀:

•兩面顴位潮紅

•五心煩熱(即雙手心、雙腳心及胸口感到煩熱)

•夜睡出汗

•心煩失眠

•口燥咽乾

•舌紅苔少或光紅無苔

藥性太涼五花茶 秋季不宜

另外,別以為秋天乾燥就不會「濕」。彭明慧表示,秋冬期間若經常吃寒涼食物,可致口苦口乾、眼澀舌燥、身重睏倦、大便溏爛或涸結、小便短黃等濕熱徵狀,屬於「內濕」。處理濕熱問題,建議飲用以太子參、茯苓、生熟薏米等製成的飲料,健脾祛濕;而秋季不宜喝藥性太涼的五花茶清濕熱,以免傷及脾胃。

「涼茶始終並非普通飲料,或多或少帶點藥性,飲得其法對身體有益,反之得不到效用之餘,甚或有反效果,並非人人適用。」彭明慧提醒,平時怕冷、怕風、多汗、經常面青口唇白、易頭暈或不夠氣的體質虛弱人士,飲用涼茶後不僅會加重體虛徵狀,嚴重會傷及脾胃,導致腹痛和腹瀉,多飲會令體質更虛寒。此外,患有慢性腸胃炎或有腸胃問題人士、關節炎患者、風寒感冒者、處於經期的女性、長者、3歲以下幼兒、孕婦和新產婦都不宜飲用涼茶。

DIY無糖茶飲清潤

樽裝涼茶普遍加入糖分,中醫認為,過量攝取糖分會令人體「生濕」,導致「濕重」,涼茶藥效或受影響。註冊中醫彭明慧推介2個適合秋季的涼茶配方,DIY兼具清熱、滋潤的無添加糖茶飲!

竹蔗茅根馬蹄百合茶

功效:涼血解熱、清肺寧神

材料:竹蔗半斤、鮮茅根4?、

馬蹄20個、乾百合1?

雙果雪梨茶

功效:清熱潤肺、去燥化痰

材料:羅漢果半個、無花果8個、

海底椰3錢、雪梨4個

做法:

1.洗淨材料,馬蹄去皮或雪梨去核

2.煲內加入材料及2公升水

3.大火煲滾後轉中火,煲約45分鐘即成

備註:

•體質偏熱人士每星期可飲2至3次;一般體質人士每星期可飲1至2次;虛寒或虛熱人士不宜飲用

•早上或午飯後1小時飲用,每次1碗,宜溫服

•吃完寒涼食物,如西瓜、雪糕或蟹等不宜飲用,以免寒上加寒

草本茶小心藏高糖陷阱

西方營養學如何解讀「涼茶」?香港營養師協會培訓及發展主任、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出,西方沒有涼茶,參蜜、洛神花茶、茅根竹蔗水和五花茶等,都屬於混合型草本茶。

參蜜清熱潤喉,洛神花茶消脂,真的有效嗎?梁曦允表示,東西方都有不少關於草本成分的研究,如有研究證實花旗參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壓,並在老鼠研究中看到可改善血糖、血脂及脂肪肝,當中人參皂?(ginsenoside)為主要有效成分,「但大部分研究都要直接食用一定劑量人參或其粉末、濃縮萃取物,而且持續一段時間才會有效果」,惟樽裝飲品內花旗參含量不知道有多少,效用成疑。

至於洛神花茶,最近一個台灣研究指出內含酚類和花青素,有助降血壓、改善抗氧化水平和令皮膚紅潤,惟她提醒「研究對象每天飲用200毫升洛神花茶,連續飲用6個月,才得出那些健康益處」。

植物草本熬煮 營養素或流失

梁曦允指,有關草本茶大型臨?研究暫時不多,未能確定其健康益處,但這些茶飲主要材料是植物草本,一般鉀質較豐富,鉀有助降低血壓,排走身體多餘水分,有俗稱「去水腫」的功效。但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茅根竹蔗水、五花茶每100克分別含42毫克及43毫克鉀,鉀質含量不算高。而黑豆、黑枸杞、洛神花等含有抗氧化物,惟在熬煮或浸泡後,能保存多少營養素就不得而知。

另外,不少人認為蜜糖滋潤,故多選擇加入蜜糖的草本茶,梁曦允表示,雖然有研究支持蜜糖有抗菌、抗炎、抗自由基等作用,但「其熱量和砂糖睇齊,同樣是游離糖,升糖指數很高」,糖尿病患者及注意血糖人士要多加留意。

她續指,營養學角度而言,草本茶主要益處是吸引大家補充水分,但想飲得健康,要留意成分表,「如果排第一是水、第二就是糖,可以知道這些飲品糖分不低」。

而且包裝營養標籤大都是每100毫升計算,以一樽茶飲有500毫升計,「即使符合低糖定義(每100毫升含不超過5克糖),整樽也有25克糖,已是世衛建議每日攝取糖分的上限,這還未計算正餐、甜品的攝取」。因此應盡量選無糖草本茶,如羅漢果本身有甜味,即使無糖也不苦澀。

椰菜煮天貝 

紓緩脾胃不適 胃病胃氣脹?食

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後會出現「長新冠」症狀,註冊中醫胡?君表示,部分長新冠患者脾胃容易不適,出現胃氣脹、胃痛等問題;而都市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定時,亦容易胃痛及加重出現胃病的情況。

胡?君分享椰菜煮天貝食譜,椰菜味甘性平,入肝、腸、胃經,有清熱散結和健胃通絡的功效,尤其適合常有胃病、胃氣脹的人。

材料:

椰菜  半個

天貝  1包

豉油  少許

麻油  少許

水   1杯

番茄  2個

檸檬  半個

做法:

1. 檸檬榨汁備用。番茄切粒去皮,白鑊煮5分鐘煮成蓉。

2. 天貝切碎加入豉油,以番茄蓉醃15分鐘。

3. 麻油起鍋,加入天貝煮30秒,放入椰菜,加水煮10分鐘,加入檸檬汁後熄火,即成。

更多週末好生活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