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概念 新靈感
荷蘭設計周 呈現多元化未來

[2023.02.27] 發表
杜絕心散 這世代大家面對屏幕的時間愈來愈長,除了身心排毒,數碼排毒(digital detox)亦成為新潮流。由平面設計師Tycho Litjens成立的Tychografie,推出了Pomo數碼排毒系統,能按個人需要阻截讓人分心的社交及串流媒體,減低心散機率。
塑膠文物 自1950年計起,人類已將逾83億噸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塑膠亦成為人類的「歷史文物」一部分。法國設計師Coline Le Quenven便以此為靈感,推出Reliques of the Plasticene作品,均為結合有機物的塑膠「文物」,以警醒世人。
震動牆身 如何不親身到場卻有現場感,是不少多媒體設計師挑戰的難題。The OtherAbilities於Van Abbemuseum展出的Haptic Room Studies,將畫內音化為活動牆身磚塊的震動,讓觀眾透過互動磚面牆身,感受影片世界中的聲音,予人身在現場的感覺。
毛絮成氈 荷蘭布藝設計師Phlox van Oppen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是利用家居可見的東西來製作地氈。當中最有趣的是他的Pluis系列,用上乾衣機隔塵網收集得來的毛絮(lint)以氈刺(felting)於氈網上製作地氈,帶出有如水墨畫般的視覺效果而不失環保。
日晷桌面 不少家品設計師都希望其設計能有一種「活起來」的生命感,英國建築師Umut Yamac便一直以此為本。他為荷蘭戶外家品品牌Weltevree設計的新作Sundial Table,將日晷與桌面結合,為作品帶來生命力之餘,提醒大家珍惜時間與光影。
手提燈頭 設計師Anton de Groof在2013年成立的荷蘭品牌Tonone帶來了新作ONE,設計有別於其他無線手提燈,將無線手提燈微縮成一個燈頭,並設計可供充電的?燈及坐地燈支架,以磁力球形把手作連接,做到「一頭多用」。
樹枝重生 在家品製作過程中,不少樹枝也因為尺寸太小而被視為剩材,但德國設計師Simon Gehring設計的Regrowth Collection,便結合電腦技術,將剩餘木材修成可作承托的樹枝形椅腳,同時突顯素材原貌。
金屬刺繡 金屬大都予人冰冷的感覺,駐荷韓國設計師Seok Park卻利用工業生產剩下的金屬素材,製作成Superficial Monuments家品系列。製作前先在金屬打孔,然後以刺繡及布料組合家品,將工業與工藝合一,為素材帶來一點溫暖人味。
蘆筍燈罩 蘆筍是歐洲主要食材之一,很多時也需要削皮後才能享用。荷蘭工業設計師Rik van Veen與紙藝師Marieke de Hoop合作設計的Discus lights,則以平時削去的蘆筍皮變身成燈罩物料,在餐桌旁為大家帶來另一種安心感覺。
像素磚頭 RPG遊戲能如何走入現實?居荷意大利設計師Gianmaria Della Ratta和Giorgio Gasco的工作室Studio Groovido帶來作品Prophecies of Dust,用上UV Mapping技術將多款RPG遊戲的經典圖案注入磚面,化磚頭為像素,以磚頭組合成多款家品。
蘆葦微建築 家品素材與建築素材不盡相同,但居荷意大利設計師Corradino Garofalo則將建築用素材化為家品。他在個展Matter made of Landscapes中展出的Dorico系列,用上蘆葦及鋼片束成擺設及矮?,化家品為微建築。
玻璃織牆 不少設計師也需在軟與硬之間取得平衡。荷蘭設計師Iris Toonen的作品Woven Bricks,藝高人膽大地用上彩繩將七彩的玻璃片織成一塊,可化作牆身或嵌板使用,為建材帶來通透感及流動感。
虹色空氣 全球有不少環保問題,看似是舊聞的空氣污染卻從未退下火線。Finn Bekkering的作品The Rainbow and The Air以各種空氣污染物的分光特性,製作成分光器(spectroscope),以彩虹色調呈現空氣質素實?。
氦氣家具 氦是全球第二多的元素,但卻鮮有當設計素材獨立使用。荷蘭設計師Chiel Terken利用氦氣的承托力及充氣設計,製成Helium家具系列。除了圖中的充氣裝置外,亦有梳化等家品,擴闊另覓新素材的環保取向。
防彈座椅 防彈玻璃大都用作保護用途,法國設計師Thibeau Scarceriaux的War Chair卻選擇用來製作椅子。當中的巧妙之處,在於視覺上看到彈痕但觸摸時卻完全摸不到,成為有趣的反戰之作。
水泥服裝 塑膠以外,水泥亦是大自然難以消化的素材。荷蘭設計師Sam de Vries Robbe善用這種素材的耐用及可塑特質,結合生物原材設計出Wearable Concrete,以螺絲將服裝的幅片組合。

近年,產品設計並不止?眼於產品本身,而是涉及背後的概念及運作策略,以應對環保等改善世界的大議題。今屆荷蘭設計周雖然未有重大突破,但仍有不少有趣小概念,為大眾帶來設計靈感。

更多夏日手冊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