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月CPI跌0.5% 連續兩月通縮
分析:財策加碼預期升溫 料年底降準機會增

[2023.12.10] 發表
圖為福建福州市民在超市購買豬肉。內地上月CPI按年下降0.5%,連續兩個月錄通縮,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豬肉價格按年大跌31.8%。(中新社)

中國再陷通縮。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5%,為2020年11月以來的3年最大跌幅,而降幅比10月跌0.2%擴大0.3個百分點,且連續兩個月錄通縮,而按月則下降0.5%,這比市場預期的跌幅0.2%為多。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非食品價格上漲0.4%。今年首11個月平均CPI按年上漲0.3%。分析師預期本月屬消費旺季,有望帶動CPI轉回正數,並提升市場對宏觀政策進一步加碼的預期,預期年底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明報記者

上月核心CPI漲0.6% 漲幅與10月相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1月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當中能源價格同比由漲轉降,對CPI按年下拉影響比10月增加0.19個百分點所致。至於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10月相同,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據測算,在11月CPI按年降幅中,翹尾影響約為0,10月為負0.2個百分點。對於CPI按月下降0.5%,董莉娟認為,主要是天氣偏暖農產品供應充足、國際油價下行和出行等服務消費需求季節性回落影響。

食品價按年降幅擴大 豬肉價跌32%

數據顯示,11月食品價格按年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當中豬肉價格按年下降31.8%,降幅擴大1.7個百分點。董莉娟指出,從按月看,生豬出欄量有所增加,加上天氣偏暖,部分醃臘需求延後,豬肉價格超過季節性回落而下降3%,雞蛋、食用油、牛羊肉、禽肉類和水產品價格降幅在1.1%至10.5%之間,降幅均有擴大,鮮菜價格由10月下降3.8%轉為11月上漲0.6%,鮮果價格上漲2.7%,漲幅擴大0.5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內媒表示,11月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物價數據整體遜預期,加上年底銀行間流動性有所收斂,預計年底前後中國人民銀行或推出結構性工具及降準機會增加。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向彭博稱,內需疲弱導致通縮壓力加大,突顯財政政策支持的重要性。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油價回落、服務需求恢復偏慢,均不利於非食品價格企穩回升。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