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車廠命脈出口僅跌3% 墨西哥從容應付美關稅

[2025.07.02] 發表

【明報專訊】早期[象表明,比起加拿大,墨西哥汽車業在應對美國貿易戰方面更加游刃有餘。根據墨西哥汽車產業協會(Mexican Automobile Industry Association,AMIA)數據顯示,4月份墨西哥汽車出口下跌11%,遠低於加拿大同期23%的跌幅;到了5月,墨西哥出口跌幅更收窄至3%。儘管加拿大當局尚未公布最新數字,但業界普遍不看好。

美國是加墨兩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佔比均達九成,因此美國對外國進口零件徵收25%關稅對兩國車業構成重大威脅。儘管如此,墨西哥似乎相對從容應對,包括通用、馬自達等企業雖然開始將部分產能甚至廠房遷回美國,但未有打算全面撤出墨國。

全球車廠過去十多年大舉投資墨西哥,開設組裝廠房和零部件供應鏈。從底特律三大車廠到寶馬(BMW)、奧迪(Audi)、豐田(Toyota)和日產(Nissan),均已在墨西哥設廠。中國品牌也開始到當地生產,結合本地組裝與中國零件,拓展市場。

墨西哥外商投資諮詢公司Prodensa顧問阿爾瓦拉多(Carlos Alvarado)表示,墨國已經成為各大車企全球布局的一環,在生產效率與成本方面具優勢。他認為,業界普遍視此次關稅為短期現象,不少廠商持觀望態度,等待美國政治局勢變化。

企業顧問公司Roland Berger合伙人基斯(Stephan Keese)認為,墨國車業表現受多項因素影響,部分業者在關稅實施前提前出貨,導致數據波動,但整體上未見車廠有系統性撤出墨西哥的趨勢。他認為,龐大既有投資、成本優勢及美國部分地區勞工短缺,使墨國車業具競爭力。

加拿大方面則處於不利局面。加拿大最大私營部門工會Unifor全國主席佩恩(Lana Payne)稱,加拿大汽車廠近年投資相對疲弱,部分如安省的生產線與美墨重疊,競爭壓力大。事實上,加國部分車廠早於關稅前已縮減營運,令整體就業亦受波及。

在關稅影響下,雖然部分海外品牌如寶馬、奧迪和大眾(Volkswagen)等品牌,其汽車使用較多海外零件,進口美國時須繳納全額25%關稅,但多數美資車廠在墨製車輛基本符合《加美墨協議》(CUSMA),只針對少數零件徵稅,影響相對輕微。

額外成本促使大眾等車廠考慮將高端品牌如奧迪和保時捷(Porsche)移至美國生產。通用則已宣布兩年內向美國3個廠房注資40億美元,加速產能回流。

不過,對於售價低、利潤薄如Nissan Kicks和Chevrolet Equinox等入門車款而言,墨西哥仍是首選的生產地。行業研究組織Auto Forecast Solutions副總裁菲奧拉尼(Sam Fiorani)稱,這類車款須藉時薪約4美元的生產成本以維持市場競爭力,若轉移至美國生產,涉及數十億美元的設備重建支出,而車廠恐怕被迫在加價與停產之間作出抉擇。

更多加國新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