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遊被指缺諮詢 局方稱已聽區會居民意見 水口村民憂泥灘步道損生態
【明報專訊】3個生態旅遊「片區」包括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4月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本周二已截止。受收地影響的居民不滿,稱至今未獲諮詢,水口村主動邀請,官員始入村講解,昨日會上居民一致反對在村內有瀕危馬蹄蟹棲息的泥灘興建步道,憂損生態。村民質疑政府既諮詢發展商,為何不諮詢將遭收地的村民。發展局稱,土拓署去年辦多場簡介,有聽取區議會、鄉委會及居民意見。
發展局:不會大規模發展
被問為何不諮詢村民,發展局回應稱去年5月至7月土拓署辦連串公眾活動推動康樂走廊,其間舉行多場簡介,聽取持份者包括離島區議會、鄉事委員會、當地居民及組織等意見,亦收集研究專頁網站、街站等公眾意見。公眾「普遍同意」水口定位自然教育,支持設立教育中心。發展局稱,水口擁有重要生態價值的自然生境,不會大規模發展。
政府擬以「片區」形式發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嘴與白泥生態旅遊,瀕臨絕種馬蹄蟹棲息的水口村泥灘岸邊擬建觀光步道,附近建教育中心,又引入濕地管理計劃。10環團周三遞交民間意見書,受影響的南大嶼水口村亦有意見。水口村鄉公所長陳先生表示,政府4月召開生態旅遊區簡介會時曾稱兩三月內諮詢村民,最終無兌現。官員昨到村內解畫亦由他發電郵邀請,又指今次是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計劃宣布以來首次有官員入村講解。
10多名村民昨出席會議,世界自然基金會分會(WWF)、香港觀鳥會成員以及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列席,會上村民反對岸邊步道,稱泥灘具生態價值,工程或需落石屎,無異破壞生態,又質疑會影響景觀,現G「好自然可以走落沙灘」,為何要建步道阻隔,並要求政府公開收集的意向書內容,亦有村民擔心興建步道後政府會順勢收回沙灘用地。
WWF資料顯示,水口灣由多種海岸生境組成,包括紅樹林、潮間帶沙灘及泥灘等,孕育逾180種物種。水口雖設有一個陸上法定海岸保護區,但屬幼年馬蹄蟹重要產卵及育苗場的潮間帶泥灘卻不包入保護區,建議將水口灣劃為海洋保護區、嚴格保護生態最敏感的地區。
土拓署南拓展及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程師嚴宇威稱,政府目前正整理意向書收集的意見,形容意見正反兩面都有,暫未有詳細資料,或會統整部分要點給村民,又說當局無計劃封灘。工程時間表上,教育中心初步爭取年內或明年中將率先開展,若有更確實的時間將諮詢相關團體,並通知村民。
官員稱計劃未實「傾唔到曮均v
至於被指沒諮詢村民,嚴稱待有初步確實的計劃「再落薯P大家講」,計劃仍在諮詢階段,「未有好實際浀P你傾,其實都傾唔到曮均v。至於會否考慮抽起居民一致反對的步道,嚴說政府尊重居民意見,會審慎考慮,強調政府不會一意孤行強推計劃。陳對政府未有兌現承諾主動到村諮詢村民感失望,對於官員僅承諾審慎考慮抽起步道,沒信心政府會擱置,視乎情G考慮下一步,「再激攭崨嚝遾B」。
香港觀鳥會助理項目經理鍾潤德會後表示,政府擬定進行濕地管理的地方正是該會目前與村民合作復耕的土地,政府亦未有諮詢他們,但認為政府反應算正面,正尋求其他方法繼續復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