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檢查費差距減 罕見病者或趨北上 照顧者稱內地藥廉經驗豐 「買個希望」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收費明年元旦起加價,經常要做檢查及服用自費昂貴藥物的罕見病及癌症患者首當其衝,具罕見病照顧者經驗的人及港資內地醫院均相信會促使更多港人北上求醫,其中放射診斷檢查收費增至最高500元後,粵港收費差距縮窄,有內地醫院期望授權內地機構跨境取覽醫健通紀錄可更加簡便。
明報記者 陳展棋
Florence的丈夫2019年確診漸凍人症,曾經需接受MRI(磁力共振)、CT(電腦斷層)、肌電圖等4種檢查才能排除其他疾病,以獲診斷及治療。單是新收費下的非緊急放射檢查費用,對罕見病患者已造成負擔。
港只做專層醫療 內地設中西醫協作
丈夫前年因病離世,昔日他曾於公立及私立醫院治療,仍關心其他病友的Florence表示,收費改革提及惠及重病病人卻「收我]錢」,重症病人雖云有收費寬免,但資助仍存在不確定。
對於罕見病患者的支援,Florence稱收費及治療疾病配套亦重要,配套上當年本港對罕見病支援仍處起步階段,丈夫就診時公院醫生只可做插喉及胃造口的紓緩治療。她說當年曾考慮北上就醫,是因當地有中西醫協作治療手段,可提供綜合治療方法,而本港只能做專層醫療及檢查等,「醫生已盡了力」。
不少漸凍人症病友均曾提出北上求醫,她形容對病人而言北上是「買個希望」。她說,內地照顧罕見病較有經驗,部分醫療設施較佳,相關藥物也比香港便宜。不過她說,並非每一個病人也付諸行動,部分人仍忐忑憂慮,因而有組織正探討與內地醫院建立北上求醫機制。
有組織探討建北上求醫機制
收費改革下非緊急放射造影服務由目前免費改為三級制收費,其中MRI及CT收500元。至於罕見病者接受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查則未提及調整收費。
有內地港資醫院指出,現時於內地照MRI及CT的價錢分別約二三千元及約1000多元,而公立醫院調整收費下,收費水平與該院縮窄。新風天域執行董事兼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稱,北上求醫輪候時間減少,加上收費差距縮窄,料增加北上求診病人意欲,但需待明年才看到實際影響。
蕭又稱,現時於該院求診的病人,部分有到公立醫院覆診,但亦希望進一步覆診以求安心。另外亦有癌症病人求診,當中前列腺癌較多。該院希望發展更廣泛的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治療服務。
深醫院盼授權取醫健通更簡便
蕭毅晃營運的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目前可透過醫健通「個人資料夾」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他表示,目前跨境使用數據沒遇到問題,但影像是否符合公院醫生要求需按個案而定。他期望日後授權內地機構跨境取覽醫健通紀錄程序可更簡便。
(公院加價病人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