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國民財務憂慮加重 近六成半盼續減息紓壓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已連續兩次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據一項針對消費者債務的調查,加國民眾在繼續感受到財務壓力,不少人更因此推遲重大人生計劃,近六成半受訪者盼減息。
最新MNP消費者債務指數(MNP Consumer Debt Index)周一出爐,64%的受訪者表示迫切需要利率下調,以紓緩財務壓力﹔36%對自身財務狀況感到焦慮或有壓力﹔26%坦言因此延後人生規劃,另有24%更表示捉襟見肘,需經常應對突如其來的開支。
調查指出,青年與低收入族群財政壓力最大。為應對財務壓力,41%國民減少非必要開支,33%選擇增加儲蓄或建立緊急基金,27%則優先償還債務,另有23%延遲實踐人生目標,如置業、建立家庭或轉職等,當中以18至34歲群組最常選擇延遲人生步伐。
MNP總裁巴齊安(Grant Bazian)在聲明中表示:「加拿大人自新冠疫情以來,未曾面對如此大的經濟不確定。我們觀察到部分家庭的財務雖稍見穩定,但不少人仍感覺在原地踏步,卡在觀望狀態,等候經濟大局塵埃落定。」
調查亦顯示,41%國民擔心若利率上升,將面臨破產危機;即使利率繼續下調,仍有45%對償債能力感到憂慮。
巴齊安指出,全國約有1,400萬人認為自己接近破產邊緣,「對某些家庭而言,財務損害早已造成。歷經多年的開支攀升、高息壓力與儲蓄枯竭,他們對未來仍抱持深深的不安。」
目前,經濟學家對利息去向看法不一。皇家銀行與豐業銀行6月時預期今年內不會再減息;而滿地可銀行及德信集團則預期至2025年底或2026年初,還有75個基點的降息空間。調查同時顯示,面對經濟前景未明,部分家庭開始建立儲蓄以應對潛在風險。
全國家庭月尾平均剩餘資金由上季僅49元大增至916元,為該公司自2017年追蹤以來第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