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穩定幣首階段牌照明年初批
9月底前可申請 「先嚴走穩再適度放鬆」
本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生效,金管局昨日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布系列文件,明言受監管的穩定幣業務處於起步階段,當局的監管策略是「先嚴、走穩、再按實際經驗適度放鬆」。若申請人欲爭取首階段獲牌,應於8月底前以電郵形式表達意願,9月底前提交申請。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預期,由於文件處理需時,當局最早或於明年初發出首批穩定幣牌照。他又表明對穩定幣掛u的法幣幣種持開放態度,可以是單幣種、多幣種,以至與一籃子法幣掛u。明報記者 楊括
金管局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布《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諮詢總結及指引等兩套指引,將於8月1日刊憲。
掛u幣種不限 可一籃子法幣
是次發牌制度規管範圍包括穩定幣發行人3類行為,即在港發行法幣穩定幣(見表1)等,未獲發牌的機構將不得開展有關活動。具體申請牌照流程上,當局鼓勵有意在首段申請的機構在8月底前向金管局表達意願(見表2),其後金管局將與對方會面溝通,並於9月底前提交申請,而金管局旗下已設專責小組處理相關申請。當局指,不擬公布向其表達意願或提交申請的機構名單,而首階段未獲發牌照而又有意繼續申請的機構,金管局會與其保持適當溝通。
接觸機構主要談掛u港元美元
談及發牌原則時,陳維民強調「行穩致遠」,並重申市場應注意穩定幣概念泡沫化趨勢、當局在初期只會發出數個牌照,並直言市面上不少機構想申牌,惟「好多都無乜機會(獲牌)」。發行規模方面亦不設限制,主要視乎持牌者對其穩定幣的使用場景及市場需求,也不會特別限制發行人在何種區塊鏈上發行其穩定幣。至於若有機構獲牌及認可發行某種穩定幣、其後再想發行與其他法幣掛u的穩定幣,則屬擴闊業務範圍,需與監管溝通並獲相關審批。
市場普遍關注人民幣穩定幣在港推出的可能性,陳維民則稱,近期當局與部分有意申牌機構所談及的主要是與港元及美元穩定幣,因相關法幣可較自由流通。若有機構有意發行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則需「諗清楚」配置何種與CNH穩定幣相掛u的儲備資產等問題。金管局的指引亦列明當局接受作為儲備資產的類別(見表3)。
現存發行人未符要求11月退場
同時,金管局亦為發牌制度生效(即8月1日)前在港設有具意義、實質業務的法幣穩定幣發行人設下過渡安排,即若有關發行人於條例生效後的3個月內已申牌、承諾有能力遵守監管規定,當局可予其6個月不違反期,令其繼續經營業務,若未於期限內合乎要求,則要於11月底前有序結束其相關業務。
牌照沒年期限制
值得留意是,金管局提醒市場參與者,在與公眾溝通時應謹慎行事,避免發表可能被誤解或造成不切實際期望的言論。根據《穩定幣條例》,虛假聲稱自己為持牌人或申請人均屬違法。目前金管局尚未發出任何牌照,日後若發牌,局方會將持牌者名稱上載至金管局網站供市民查閱。陳維民又表示,發行穩定幣牌照並無年期限制,但若發行人「做得不好」,當局有不同手段應對,最嚴重可以撤銷牌照。